友善土地 雜草是作物 昆蟲當居民20150316

A+

A-

無標題文件

 

堅持有機栽作的洺盛農場第三代茶農陳洺浚。(鄭任南攝)

 

 

 

 

 

洺盛農場第三代茶農陳洺浚

(鄭任南攝)

名間鄉的松柏嶺是台灣茶葉產量最大的區塊,由於海拔不高、再加上是台灣飲料茶主要產地,許多迷信「高山茶」的消費者聽到松柏嶺的茶往往沒有興趣,但堅持有機栽作的洺盛農場第三代茶農陳洺浚(見圖,鄭任南攝),花14年的時間,證明松柏嶺可以出好茶,以友善土地的方式,重新擦亮名間茶鄉的品牌。

「我當兵退伍回家後,想換種栽植模式來管理家中的茶園,沒想到一頭栽進有機茶的領域,小時候見的蝴蝶、昆蟲都回來了,明顯感受友善土地的重要。」64年次的茶農陳洺浚說。

最初把從爺爺時代的茶園轉型做有機,經歷很長的陣痛期,尤其頭3年,茶量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讓父母親擔心進而反對。而有機的栽植法是以野草讓蟲食用,避免蟲吃茶樹,野草蔓生的茶園景象更引起同業訕笑。

「大家對茶園的印象都是整整齊齊、一排一排,但我的茶園標榜雜草是我的作物,茶園是昆蟲的家,不施藥,讓他自成生態系。」陳洺俊說。如此渾然天成的茶園風景,也是近幾年才讓大家接受。

名間鄉因應大量市場需求,茶農的分工非常細,種茶、茶菁販、茶廠、茶商每個環節都有專門廠商,陳洺浚的媽媽就說:「以前我們只要負責種茶,自然有人來跟我們收茶去製作,不用管怎麼賣這件事,但自從種有機茶,一切都要自己來、賣茶也要自己賣。」有機這條路,讓陳洺浚的家族事業跳脫了典型的名間茶鄉產業鏈,必須一切靠自己。

向來只需默默種茶的茶農,要走出茶園直接面對消費者是很大的考驗。他從網路平台到在全省「里仁」通路、乃至於百貨公司專櫃,捧著家鄉的茶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陳洺浚笑著說:「因為自己出來賣,才知道一般人對名間茶的認知薄弱,更讓我想要好好打造家鄉品牌。」他到新竹學習做東方美人、到尼泊爾學習大吉嶺紅茶,同時也將自己栽植有機茶的經驗不斷和消費者、有興趣的人分享,賦予家鄉的茶葉全新的品牌。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