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地種好種滿有機雜糧20160302

A+

A-

再不種就來不及了!讓農地種好種滿有機雜糧才能救台灣       文:郭華仁

報載高麗菜價格狂瀉,雲林東勢等地有農民放棄採收。每年好幾次都要重演農作物價格崩盤、暴殄天物的事情。明明知道國內某季節就會發生,為何解決不了?這不能怪農民短視,問題出現在農業政策。

種高級蔬果無法解決農業問題

國內蔬果的需求量一定,能夠外銷的也就是那幾樣,我們又無法取代荷蘭那樣的布局全球市場。因此蔬果的合理栽培面積是有限的。高級溫室種高級番茄,能夠使用到的農地就那麼多,我們可不要讓誘人的賺錢報導衝昏了頭。

但是除了蔬果,農民還可種甚麼? 讓農家休耕給補貼嗎?若按照市場經濟,成本高於市場價格的就不要生產,休耕補貼就能照顧農民。但休耕政策長久已被罵得滿頭包,逼得農委會只好推出活化休耕農地措施。

圖片來源:《第三媒體》

為何休耕不好?

道理很簡單。休耕補貼只給地主,但是仰賴土地過活的人可多了,卻完全沒有收入,這所引發的隱性社會問題太嚴重。一項農作物產業的進行,可以帶動特定的周邊產業,養活更多人,把鄉村經濟活絡起來。農地種好種滿,是有效解決城鄉差距的必要條件。

問題在於種什麼。多年來的經驗已告訴我們,休耕農地光談蔬果兩項是不夠的,除非能立即改變麵食習慣,否者稻作也不是答案。可以種而且不會被剷到土中的就是市場有需求,卻每年大量進口的多種雜糧,不是嗎?

活化農地,也活化年輕人對農產的信心

大家都知道,目前雜糧生產成本高於進口價格,而過去保價收購的生產補貼早已經被WTO給禁掉了,那怎麼種下去呢?不少先進國家早給答案了,那就是對地補貼、環境補貼。農委會的活化政策就包括鼓勵轉作雜糧,這方向是對的,但所提出的方法能否得到具體有效的成果,尚待考驗。

農地種好種滿重要嗎? 若不積極地扶持農產業,農地很容易被挪作他用、被挖掉填垃圾,而年輕人也更不願意務農。二十年後,當容易開採的石油用完,石油開採成本越來越高,石油價格就會越來越貴,當然仰賴石油生產的國際糧價也會越來越高。屆時我們恐怕很難仰賴進口雜糧過活。

圖片來源:Flickr,CC Licensed

因此好的農業政策讓農地全部種滿,讓年輕人與農地可以延續農產業,才是國家社會安全之所賴。

用有機雜糧復耕台灣農地

為什麼說『有機雜糧救國論』?因為二十年後,高石油價格會帶動高農藥、化肥的價格,農民無法買足夠的資材,農作物一定長不好。屆時我們需要採用具有生產力的生態有機農法,才能維持糧食的供應。

問題是由慣行轉型到有機,前面七、八年的作物產量偏低,無法有效供應糧食,因此等到那個時候再談轉型有機已經來不及了。農業政策從現在起就需要積極轉型,大幅提高有機種植面積的增加速率。

有機雜糧。圖片來源:Ivsky

此外,在推動雜糧復耕上,政府需要在地、環境補貼,進行有機雜糧生產一方面可以讓農民得到額外的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開始恢復土壤、環境的健康,提供納稅人安全的食物與環境,創造出納稅人、農家、政府三贏的局面。

甚麼是農業政策的轉型呢,聯合國系統已經給答案了:「由目前盛行的工業化農法與全球化糧食體系典範轉移到生態有機農法、小農與地產地銷的在地糧食體系」。就我國的狀況而言,有機雜糧會是重點,雖然不是唯一。

【資料來源】:第三媒體3Media.tw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