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家園】萬物共享一畝田 台灣里山的實踐20160524

A+

A-

【想望家園】萬物共享一畝田 台灣里山的實踐

撰文.攝影/廖靜蕙

提到「里山」,不少人誤解為一處日本地名,其實是指深山和人類聚落接壤交會的淺山生態系,包括村落、農田、池塘、河川、林地等混合地景,是人與自然共棲共生的環境,也是最適宜人居住的場域。

早年台灣隨處都是里山地景,現代化生活卻使得人從里山出走,為了工作機會或其他理由往都市集中;工業化生產更改變自然樣貌與律動。幸而,近年台灣也開始正視環境危機,以里山精神重建與自然共生的家園。

苗栗通宵:邀石虎作鄰居

清早的苗栗通霄楓樹里,徐昌田利用上班前的空檔騎著摩托車來到田間,沿途可見水田、竹林、火龍果園、晒穀場,遠景則是延綿的山丘,以及為了收集山泉水而開挖的水池,最後來到以無毒農法耕作的「石虎田」。過去他只知規律上下班換取薪水,而今,他對這片和幾個朋友合資承租的土地卻寄予無限情感,時時惦記在心。

石虎田由三塊農地所組成,荒廢一、二十年後,近年才由包括徐昌田在內的楓樹社區巡守隊夥伴們集資合股復耕,目的是保育淺山生態系和棲息其中的瀕臨絕種動物石虎。由於採無毒農法,農地四周田埂上各式野花盛開,亂中有序。徐昌田擔心野草影響水稻成長,每天巡視時都順手拔掉一些。

「做無毒會更疼惜自己的土地。」股東之一,楓樹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義雄說,即使除草很辛苦,因為是自己的土地,認真是應該的。

在通霄土生土長的林義雄,除了自營修車廠,還身兼巡守隊長,家裡也有田;他和石虎研究學者陳美汀因為巡守隊認識,有一次幾位巡守隊員閒聊,提及生態農法對生態保育的重要,幾個人一股熱情決定做做看。去年參選楓樹里長,他更將擴增石虎田列入政見。

無毒耕作的石虎田,生物多樣性逐漸可見,插秧後有彩鷸築巢,收割時白鷺和烏秋跟在割稻機後面覓食,也曾看到白鼻心(果子狸)過馬路、大冠鷲在空中盤旋、竹雞在附近活動覓食;附近還有池塘,野生動物一一來打卡。

復耕石虎田是否真的有助石虎保育?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裝設的自動攝影機顯示,當老鼠出現在田裡,石虎、麝香貓就接著出現。

在地參與,保育生活化

這幾年來,苗栗開發快速,開路、興建農舍,嚴重破壞並切割石虎等淺山生態系物種的棲地,這使得石虎研究學者陳美汀十分擔憂,尤其苗栗三義、銅鑼、通霄、苑裡一帶,是已知石虎在台灣最重要的棲地,原本族群數量尚稱穩定,近年卻有萎縮之勢。

「稍微有人為干擾的棲地,對石虎最好!」陳美汀解釋,對石虎而言,食物最重要,農墾地帶來的邊際效益,就是老鼠、鳥類這些小動物增加,石虎的食物來源就變多,田邊就有林子或長草坡,石虎會在長草坡休息,隱密又舒服;當地就會成為適合石虎覓食的棲地,族群量就會增加;這也說明何以苗栗縣竹林、農地鑲嵌的地景,能長期維持石虎族群的生存。

陳美汀表示,石虎田收穫的石虎米,兩批都賣光光,供不應求,希望能有更多生產者加入,並且獲得消費者認同,以綠色消費實踐保育行動。她觀察到,農民在過程中獲得合理收入之餘,賺的錢還可能比慣行農法下的農產品多一些,但他們更期待有機會和外地交流,生活變得豐富有趣,甚至年輕人也能在自己家鄉工作安居,這是還沒有做之前,想像不到的效益。

新竹林管處副處長吳淑華表示,為了保育石虎,新竹林管處正緊密推動「苗栗石虎重要棲息環境劃設」計畫,多方奔走尋求支持,卻往往落入開發與保育的口水戰。相對地,居民自發以無毒耕作保育石虎,將保育融入生活的一部分,反而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阿美族人在花蓮豐濱海邊復育水梯田,重現金黃色稻浪呼應海浪的極致景觀,也重新凝聚部落的感情。

台灣各地興起回歸傳統農法的風潮,貢寮農民踏入水梯田親手去除大萍。(攝影/安培淂)

管理得宜的水梯田,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滯流防洪的功能。在居民與專家的努力下,廢耕多年的貢寮水梯田,如今已重現水天一色美景。(攝影/安培淂)

田間體驗已成為近年台灣各地環境教育的重點,全家人一起投入農作,從插秧到收割,在實作中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攝影/黃世澤)

吉哈拉艾至今仍保留原住民傳統農耕技藝,包括割稻、管控水、觀察天候,也樂於延續族人集體合作、歡慶收割的文化。(攝影/廖靜蕙)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