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蜜蜂檢驗─新菸鹼類農藥真的安心?20161114

A+

A-

專家證明安全 不如讓蜜蜂檢驗─新菸鹼類農藥真的安心?

編按:《食農社會學:從地方與生命的角度出發》由多位日本食農專家共同執筆的讀本,針對食農諸問題,提供系統視野與個案探討,讓讀者有機會再度從消費者化身公民,奪回行動的自主權。以下文章節錄自書中文章,由《開學文化》授權刊登。

文/水野玲子(NPO法人戴奧辛.環境荷爾蒙對策國民會議理事)

農藥發展的歷程─從有機氯系逐漸演進

人類開始使用農藥以來已經超過半世紀,當初新農藥都強調效果優異且具安全性,但經過數十年使用後的結果證明,很多農藥具有危險性,信用掃地。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有機氯系農藥。當時DDT被視為夢幻般的農藥,DDT開發者還因此獲頒諾貝爾獎。但後來逐漸發現,其頑強殘留性以及生物體內蓄積性、難分解性,對生物與環境都會造成嚴重傷害。到了2001 年,世界各國都已禁止使用大部分有機氯系農藥,認為有機氯系農藥都是POPs(殘留性有機污染物質)。

繼有機氯系農藥之後成為主流的農藥是有機磷系、氨基甲酸鹽類、除蟲菊精類等。這類農藥在1970年代之後受到世界各國歡迎,其主要特色是較容易在環境中分解,比較不容易累積人體,專家宣稱安全無虞。但後來還是發現,其實都具有危險神經毒性。

這種農藥會阻礙人體用來分解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的乙醯膽鹼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發揮作用,因此對於昆蟲以及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類動物,都具有破壞其身體機能的毒性。

被認為安心安全的「新菸鹼類農藥」登場,席捲市場

總之,1990年代之前,有機磷系、氨基甲酸鹽類、除蟲菊精類等三大類型農藥很長一段時期獨佔八成農作物殺蟲劑市場。後來發現,這些農藥效果逐漸降低,害蟲有了抗藥性,農藥企業只好開發新農藥,推出新菸鹼類農藥。所謂「新菸鹼類殺蟲劑」,主要指內含新種尼古丁系的物質,其作用類似於香菸所含的尼古丁因此以此命名。

尼古丁是一種急性毒,毒性之強不下於氰化鉀(急性毒性:半數致死量為10mg/kg,尼古丁為50∼60mg/kg),但農藥廠商大力宣稱,他們販賣的農藥已大幅降低毒性,只會殺死害蟲,不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少量使用就能發揮持續性效果。在此情況下,被認定為「安全、安心」農藥的新菸鹼類農藥,在1990 年代之後快速壟斷市場。

現在可以了解的新菸鹼類農藥主要有七種:達特南(Dinotefuran)、賽速安(Thiamethoxam)、賽果培(Thiacloprid)、烯啶蟲胺(Nitenpyram)、益達胺(Imidacloprid)、亞滅培(Acetamiprid)、可尼丁(clothianidin)。日本國內出貨量從1996年算起,15年間增加大約三倍。

新菸鹼類農藥在歐美地區主要為農作物種子的殺菌用途,日本農民特有的做法卻是用在稻子育苗箱殺菌,目前大約六成以上實施慣行農法的農民採用這種作法。此外,夏天六月到八月稻子出穗季節總會吸引椿象啃咬,稻米變色成褐色米(斑點米),為了減少這項問題,日本農民多年來持續實施全國性空中噴灑新菸鹼類農藥。

新菸鹼類農藥後來也被當作園藝花草以及家庭建築材料的殺蟲藥劑,不僅如此,可殺蟑螂、果蠅、白蟻的家庭用殺蟲劑也使用這種成分;寵物用殺蟲劑則不止使用新菸鹼類農藥,還搭配同樣危險的系統性農藥芬普尼(Fipronil),主要是殺死寵物的跳蚤與牛蜱等。

蜜蜂大量死亡,發現新菸鹼類農藥的危險性

人們之所以開始警覺新菸鹼類農藥的危險性,主要是全球各地蜜蜂意外大量死亡。1990 年代中期開始,歐洲各國一再出現大量蜜蜂死亡以及失蹤現象,結果發現原來是使用新菸鹼類農藥進行玉米與向日葵等種子消毒,導致大量蜜蜂死亡,或是失去方向感無法飛回蜂巢。這種過去的農藥完全不會產生的奇妙現象全球各地都有發生。

其後,研究發現新菸鹼類農藥的危害不只蜜蜂,狀況越趨明顯。因此不只歐美,連日本也開始擔心此類農藥對鳥類、昆蟲等生態系整體造成破壞。不只蜜蜂也有多種昆蟲死亡,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鳥類當然也會死亡,生態系遭受破壞乃是必然。

photo credit: AdamCohn Brood of Honeybees via photopin (license)

會破壞神經系統的新菸鹼類農藥

新菸鹼類農藥主要危害的毒性包括:(1) 神經毒性、(2) 選擇毒性、(3) 代謝產物毒性、(4) 系統性毒性、(5) 複合毒性、(6) 殘效性等。早期農藥開發主要是攻擊害蟲神經系統,但人類和昆蟲神經系統基本上相同,所以,昆蟲接觸到農藥會死亡,人類接觸不可能完全不受影響。

昆蟲和人類的神經傳導機制都要有被稱為「神經傳導物質」的乙醯膽鹼和穀胺酸作為中介,早期有機磷系農藥作用,主要是破壞害蟲體內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分解酵素作用,讓昆蟲神經系統無法維持正常。新菸鹼類農藥的作用則是扮演和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受體結合,進而阻礙乙醯膽鹼之作用。

這種農藥既然會破壞昆蟲的神經系統,當然也可能危害人類神經傳達。也就是一開始這種農藥就對人類具有相當大危險性。

清洗不掉的系統性農藥

新菸鹼類農藥最大特徵之一是所謂的「系統性」。這類農藥被生物吸收後,毒性會滲透到該作物的葉片、莖、花等所有部位,因此,昆蟲不論吃到噴灑這種農藥之作物的哪個部位,都會死亡。

歐洲各國指出,因為新菸鹼類農藥的「系統性」特質導致蜜蜂大量死亡的可能性很高。日本也有新菸鹼類農藥的「系統性」特質造成環境污染的類似現象,那就是慣行農法習慣用新菸鹼類農藥在稻子育苗時進行消毒,明顯導致日本最常見的蜻蜓「紅尾蜻蜓」幼蟲大量死亡。

空中噴藥造成農藥中毒現象

害怕新菸鹼類農藥危害人體健康,歐洲各國2013年宣布可尼丁(Clothianidin)、益達胺、賽速安(Thiamethoxam)三種成分禁用二年,其實各地一直有人因為空中噴灑這類藥劑受害,日本卻還未認知到這些農藥對人體的危害。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即使到了2013年,全日本還是有多達2500架無人直升機,在全國各地農田與森林空中噴藥。

即使在人口密集地區,空中農藥使用的新菸鹼類農藥濃度還是相當高(原液稀釋8倍,比地面噴藥高約100倍)。長野縣也曾因為空中噴藥,出現幼稚園孩子突然身體異常、全身痛苦地在地上翻滾,出現頭痛、腹痛等症狀。

日本拒絕適用「預防原則」的「農藥朋黨」

2013年4月,日本名叫《選擇》的雜誌刊出一篇報導,標題「一定要驅逐農藥朋黨,趕走有害新菸鹼類農藥」。該報導批判農林水產省與農藥業界勾結,政府為農藥業者撐腰。作者指控,農林水產省官員與御用學者刪除及隱瞞具體顯示出新菸鹼類農藥具危險性的研究結果。

文章強調,日本農業協同組合(JA)這個巨大組織,一味地宣稱新菸鹼類農藥安全、可以安心使用,厚生勞動省也同一鼻孔出氣,為了讓農民即使使用大量農藥也不會超過殘留標準,總是把標準值設得很高。

在日本,政府機構與農藥企業結為利益共同體,相互勾結成「農藥朋黨」,這樣的不良體制未將國民生命放在眼中,而且還在持續阻止通過合理的農藥法規。

法律有所謂「預防原則」,也就是針對即便眼前還沒有充分顯示其有危險性,但只要出現災情通常難以彌補或挽救的狀況,法律容許受害者採取「預防措施」,排除可能造成危險性的行為與來源。

農藥也是類似狀況,對於懷疑有可能危害人體的農藥若能事前進行規範管制,應該可以避免生物與人們健康受到傷害。2013 年12 月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Safety Authority,EFSA)發表研究報告,證實新菸鹼類農藥會妨礙胎兒腦神經發育,所以我們希望日本也能夠根據「預防原則」禁用新菸鹼類農藥。

【資料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