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水耕、魚菜共生,掛有機夠格嗎?20160921

A+

A-

室內水耕、魚菜共生,掛有機夠格嗎?

文/農委會企劃處陳昌岑翻譯

由於室內型的都市農場愈來愈興盛,一個重要的問題日漸受到關注:不是生長在土壤中的作物可以取得有機認證嗎?換句話說,作物若是生長在室內,以水耕或是人工介質栽培可以貼上美國農業部的有機標章嗎?

這項議題最近在美國引起熱烈討論,為此美國農業部於2015年成立名為「美國國家有機計畫的水耕及魚菜共生任務小組」(U.S.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s Hydroponic and Aquaponic Task Force) 以因應新型態的栽培方式,針對有機的定義進行研究。

這個任務小組2016年7月21日發表了一份報告,其結論有可能成為聯邦有機計畫標準的準則,因而引發擁護有機驗證僅限栽種於健康土壤的作物,與倡議高效生產且不施用農藥的無土栽培也可取得有機驗證,兩派人馬的激烈論戰。

報告指出,美國農業部的結論是其轄下的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National Organics Standards Board, NOSB)「必須要明確建議土壤的角色。」然而也提到,「似乎有…同時滿足這兩個選項」指出有必要讓採用無土介質種植於容器內的生產方式,如同種植於土壤取得驗證的有機農產品一樣可以達到有機的標準。

換句話說,這份報告沒有採取明確的立場,但似乎也開放水耕和其他以無土介質生產的作物可以取得有機驗證。這可激怒了傳統的有機農民,認為這將破壞有機農業的基礎。

無土栽培vs.傳統有機
現在也有人呼籲無土栽培的有機標準與傳統有機標準要一致適用,而且生產者要將資訊更透明的與消費者分享。早在2010年 NOSB建議無土栽培不能被驗證為有機,但在沒有明確、強制執行的規定下,美國農業部實際上已證明水耕及其他無土栽培操作所生產的農產品可以有機標示販售,如沙拉用蔬菜、番茄、小黃瓜、香草及草莓是目前最常見的無土栽培作物。

無土栽培的支持者說,以這樣的方式生產出的農產品標榜節水和無農藥,同時比許多美國的農場更接近市場;除水耕外,現在盛行的「魚菜共生」,以循環系統將魚和作物一起培育,共享養份,透過飼養如吳郭魚或黃鱸等魚類產生的排泄物,做為植物的養份來源。因此這些支持者認為水耕栽培及魚菜共生系統可以達到美國農業部的有機標準,應該夠格取得有機驗證。

不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來栽培作物是一般人對有機農業最刻板的非正式定義,但有機農民認為除了植物之外,更應該關心環境保護的狀態,因為要有健康的環境條件才能栽培出健康的作物,而健康的環境來自於促進土壤的生物活性。 因為這份報告的結論會對有機驗證的未來帶來重要的衝擊,所以目前這份報告正公開徵求公眾意見。NOSB預計於2016年11月的會議將公佈水耕及其他無土農業的有機認證規劃構想。

為因應新型態栽培模式的興起,美國農業部正規劃跟重新定義「有機農業的標準」,在臺灣新型態的栽培模式亦日漸興起,若以有機介質採離土栽培的作物是否也可以取得有機驗證?

其實不止是農業!現今臺灣的法規環境也正遭遇著種種新創科技的挑戰(如Uber App、無人自駕車、無人機⋯),美國農業部順應時代潮流與科技發展新趨勢的做法可以值得臺灣參考。

資料來源:http://civileats.com/2016/07/28/if-your-veggies-were-grown-hydroponic-can-they-be-organic/

註: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NOSB),由農民、科學家以及工業代表所組成的一個諮詢委員會。

【資料來源】:豐年社臉書專頁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