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陰影之四│超級雜草、蜜蜂消失與環境污染20160523

A+

A-

基改陰影之四│超級雜草、蜜蜂消失與環境污染

前面我們談論了除草劑嘉磷塞與人類致癌風險彼此間的關係,這一週來看基因改造種子與年年春嘉磷塞所帶來的幾個生態環境問題:超級雜草(super weed)、蜜蜂消失與環境污染。

圖1

Horseweed (Conyza Canadensis)

1990年代,孟山都研發出耐抗除草劑的基因改造種子,並鼓吹農民使用。既然種子不怕農藥,管理田間的雜草就簡單省事得多了,除草劑噴灑劑量夠多,效果顯著之外,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一開始很順利,但是越來越多的生產者大量種植同一種基因改造作物,噴灑同一種農藥,造成生態系單一化的問題層出不窮。

首先,單一化的生態體系十分容易因為外力變化而崩解。再者,基因改造作物都有相近族群的雜草,廣泛種植基因改造作物,使得抗除草劑基因轉移至雜草,雜草同樣產生抗除草劑特性,最後成為農藥毒不死、除不盡的超級雜草。美國核准商業化種植基因改造作物才不過四、五年,問題便逐漸蔓延開來,從2000年到今日已成為一個全球普遍的困境,有些超級雜草甚至同時擁有抵抗三至四種除草劑的超能力。

因此,當某種特定的除草劑已經沒有辦法產生效果,基因改造種子公司(或稱為農藥大廠)該如何因應各地陸續回報的窘境?當然就是把危機操作成轉機,順勢強推另一新的基因改造種子,鼓勵大家換購買另一種除草劑。2008年美國南方的農友處理每一畝超級雜草的成本約為35至40美元,不出幾年,有些州已經暴漲到需要耗費150美元才能解決。

圖2

蜜蜂的健康關係到人類的生存

2006年,美國西北部開始出現蜜蜂集體消失的情況,後續在歐洲與北愛爾蘭都出現類似的觀察報告,這種症狀被稱之為「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

2016年五月,美民間團體蜜蜂知情夥伴(The Bee Informed Partnership)公布一份與美國農業部合作的調查結果顯示,從2015年四月至2016年四月這一整年間,美國蜜蜂約減少44.1%,而且也是連續第二年夏季損失追平冬季損失。2015-2016年的44.1%損失率比起前一年2014-2015年的40.6%,增加3.5%。冬季損失率從22.3%增加至28.1%,而夏季損失率則從25.3%提高到28.1%。一般來說,蜜蜂於冬季的損失都是可預期的,但夏季應該是他們最強壯健康之際,這一的情況顯然令人十分擔憂。研究人員指出,導致蜂群崩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罪魁禍首是蜂蟹蟎(varroa mite),而農藥使用也是原因之一。

台灣公共電視曾於2014年推出的自製紀錄片《蜂狂》,試圖從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等面向,探討人類過度使用系統性農藥而導致的生態浩劫。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與哈佛大學呂陳生教授的實驗研究皆證實,蜜蜂被餵食類尼古丁農藥之後,會產生迷航現象。2016年1月,楊恩誠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再度發表論文表示,只要1ppb的農藥益達胺就會影響蜜蜂的神經系統。

先前談到農藥使用量上升的時候曾提及,跨國農企公司研發出將基因改造種子裹上類尼古丁農藥,以彌補基因改造種子日益消退的抗蟲特性。如果蜂群崩壞症候和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增加相符合,不得不強烈質疑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國際民間團體也持續呼籲應立即採取行動,暫停新型菸鹼類殺蟲劑,否則就可能失去在我們食品供應鏈中佔有重要生態系統功能的蜜蜂族群。

圖3

圖片來源:GMO FILE

農藥濫用的問題當然不只影響植物與動物。過度使用的農藥,是否可能透過自然界的循環流入河川、湖泊及海洋等水體當中?或者散布於人類呼吸吞吐賴以生存的空氣中?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2014年二月,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發表於《環境毒性與化學》( Enviro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2007年86 % 的空氣與77 % 的雨水樣本中,驗出嘉磷塞與仍具有毒性的降解物質AMPA 。

歐美民間組織將民眾提供的母乳及尿液送檢,結果發現樣本中有嘉磷塞殘留,2015年歐洲綠黨針對婦女調查也發現類似的情況。2016年五月,葡萄牙無基改聯盟(Portuguese No GMO Coalition)與The Detox Project合作一項嘉磷塞殘留檢測計畫,針對26名志願者的尿液與食物進行檢驗,結果顯示葡萄牙擁有比歐盟其他各國更高的嘉磷塞數值。雖然這些調查研究受限於經費,檢測的樣本數並不多,但也足可說明除草劑已經透過食物或飲水等管道進入人類體內,且未如農化公司宣稱可輕易迅速地代謝出體外。

【資料來源】:GMO FILE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