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24

修訂/黃璋如博士

繪製/吉利丁編

撰文/園丁編

 

蜜蜂(學名:Apis)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必須以群體的方式才得以生活,且蜂群間有著緊密的階級分工。在一個蜜蜂社群中,包含一隻蜂后,主要工作為產卵與維持群體的秩序;還有數百隻雄蜂,以延續蜂群為生存目標,以及數萬隻堪稱最勤奮代表的工蜂,牠們不僅要清潔巢房、飼育幼蟲、釀製花蜜等,在壽命竭盡前,還要付出極高的勞動力,努力的養家活口到最後一刻。

目前全世界只有9種蜜蜂屬的昆蟲,臺灣有2種,其一為大家熟知的本土種類─東方蜂(Apis cerana),廣泛分佈於全臺的平原到3000公尺的高山,多為野生狀態;另一種則為西洋蜂(Apis mellifera),大約是100年前由日本人引進的外來種,也是目前臺灣蜂農普遍飼養的種類。

– 原圖請參考引用資料〔7〕 –

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糧食作物需要倚賴蜜蜂授粉!

但蜜蜂卻從20世紀末開始大量減少,而一旦蜜蜂絕跡了,人類的生活勢必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化。從2006年以來,世界各地陸續傳出蜜蜂消失的事件,這個現象後來被定名為「蜂群衰竭失調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雖然過去就已經有像是蜂農養蜂不當、蜜蜂營養不良、田間過度使用化學物質以致蜜蜂大量死亡的案例,但蜂群衰竭失調症的情況卻有別以往。這是一起工蜂大量、快速消失且找不到屍體,而蜂巢中只剩下蜂后、幼蜂以及豐富糧食的離奇案件,儘管科學界提出了許多造成蜂群衰竭失調症的成因假設,像是氣候變遷、環境汙染、農藥的使用、電磁波的干擾,以及綜合性壓力使得蜜蜂免疫力下降等等,但依據長期追蹤蜜蜂狀態的專家的發現,「農藥」與蜜蜂社會結構瓦解的問題有著極高的關聯性!

而即便現今在使用農藥上已經有所限制,可長期暴露在低劑量的農藥環境裏,依然是傷害萬物的慢性殺手,因此為了拯救身負重任的蜜蜂以及整個生態系統,提供大家幾項友善蜂群的方法,就算是很細微的舉動,也有機會讓蜜蜂平安回家,讓地球日漸美好。

  1. 支持友善環境的有機農業:最讓蜜蜂致命的殺手便是化學製劑!因此想要解救蜜蜂的話,首要任務就是要降低或不要使用會威脅農作物、授粉生物的化學物質,如果大家都能認同並開始改變自己的消費模式,就有可能使有機農產品成為市場上主要的需求品,促使農友們慢慢轉作有機,減少蜜蜂因此中毒滅亡的機率。
  2. 廣泛種植蜜源植物:多樣化種植可食用的開花植物,創造蜜蜂、蝴蝶、鳥類等生物的友善棲息空間,一方面讓生存環境被擠壓的物種能有一個庇護所,一方面則可作為牠們長途遠征時的中繼補給站,如此不僅維護了各生物的居住權益,也能綠化我們的生活環境唷!
  3. 拋開成見去認識蜜蜂:這個世界的敵意源自於對彼此的不瞭解。而蜜蜂其實是一種很溫和的物種,對於生態的維持極具重要性,因此若能從日常生活或食農教育中帶大家理解、體驗蜜蜂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牠們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我們就可能促進生物圈變得不一樣。
  4. 城市養蜂造旅館:在綠地鮮少的城市大樓中放置「蜂旅館」,提供蜂后安全生產的地方,也讓一般大眾有機會接觸蜜蜂並瞭解牠們的習性以建立保育的觀念。

 

蜜蜂是一種非常脆弱但極其重要的生物,因為與自然生態和農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如果你是蜂農,可以參考楊恩誠老師的操作模式,把麥克風放進蜂巢內,藉由聲音的變化來偵測蜜蜂的生命狀態,以避免CCD的發生;如果你是消費者,願意為蜜蜂甚至是更多動物營造一個友善環境的話,就從支持有機農業開始吧!

 

引用資料

  1. 錢麗安(2020),蜜蜂不見了,里仁為美專刊,58,4-13,https://www.leezen.com.tw/pdf/NO58.pdf
  2. 社團法人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2020),讓餐桌食物多樣化的小「蜜」方:保護蜜蜂,臺灣生物多樣性,https://biodiversity.tw/newpage.php?id=12
  3. 楊恩誠(2019),幫蜜蜂找回家的路—從行為生理到基因的探索,科學人,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4560
  4. 陳裕文(2017),臺灣養蜂業的問題與林地養蜂的建議,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https://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article/contents/1347
  5. 法國世界媒體集團(2016),蜜蜂減少導致授粉植物減少 估計危全球3/4農作,https://offf.to/htCd
  6. 蜜蜂主題館(2007),蜜蜂,農業知識入口網,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index.php?id=31
  7. Howland Blackiston. How to Identify the 3 Castes of Bees. Retrieved from https://offf.to/ctLJ

 

影片欣賞

  1. Anand Varma(2015). The first 21 days of a bee’s life. TE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anand_varma_the_first_21_days_of_a_bee_s_life
  2. National Geographic(2015). Amazing Time-Lapse: Bees Hatch Before Your Eyes. https://youtu.be/f6mJ7e5YmnE
  3. 公視主題之夜(2014),蜂狂,公共電視,https://youtu.be/PNfIIcw-QGM
  4. Marla Spivak(2013). Why bees are disappearing. TE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marla_spivak_why_bees_are_disappearing

 

延伸閱讀

  1. 豐年社編輯群(2021),永續蜂業 留住甜蜜好滋味,豐年雜誌,71(3),1-112。
  2. 小川幸夫(2020),蟲蟲的迫降!無農藥栽培家庭菜園:想要培育出美味的蔬菜,就必須要借助蟲蟲的力量(元子怡譯;初版),瑞昇。(原著出版於2018年)
  3. 黃敬翔(2020),一個冬天過去,500億蜜蜂死亡!全球正在流行熱潮上的杏仁奶該負最大責任,食力,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424587
  4. 劉怡馨(2017),蜜蜂神經損害,人類增加罹癌風險│哈佛公衛教授:長期暴露低劑量農藥是危機,上下游,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1648/
  5. 孔德廉、賴郁薇、簡嘉潁、鄭傑憶(2017),50年來最慘蜂況,搶救蜜蜂大作戰│全球護蜂風潮,上下游,https://www.newsmarket.com.tw/bees-issue/
  6. Amanda(2021). Honey Bee Life Cycle. BUZZABOUTBE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uzzaboutbees.net/honey-bee-life-cycle.html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