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黃璋如博士
撰文/園丁編
誘蟲盒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昆蟲的性費洛蒙來吸引目標害蟲,讓昆蟲可以落入人為設計的陷阱中予以誘殺。而性費洛蒙具有選擇性,會誘引特定昆蟲,不會像傳統化學農藥一樣同時撲殺益蟲與害蟲,也不會造成環境汙染,應是病蟲害防治的最佳利器之一!
「費洛蒙」是昆蟲體內自然發出的訊息激素,也是昆蟲界彼此溝通的化學傳導物質,且因其作用不同,可分成繁衍型的「性費洛蒙」與「聚集費洛蒙」、通報危險型的「警戒費洛蒙」、維護領地型的「領域費洛蒙」、讓其他個體依循軌跡覓食的「追蹤費洛蒙」等。
在蟲害防治上,性費洛蒙可應用於監測害蟲發生的狀況,因具有專一性,所以具備了能及早預警害蟲的爆發與界定害蟲疫區等功用,且藉由系統性的監管和評估,能讓生產者適時的採行病蟲害防治措施。
性費洛蒙是防治害蟲的重要功臣,有些性費洛蒙可以引誘雄蟲、有些可以引誘雌蟲,之後再予撲殺,使田間害蟲的性別比例失衡,降低牠們交配的機會,令其生殖量大幅減少,達到防治的目的。但這個方式的成功與否會受到害蟲的交配模式、遷移性、分布範圍等因素影響,因此實際使用時需要考量這些條件,作為設置誘引器具的參考依據。
許多費洛蒙可以經由鑑定與合成,開發成病蟲害管理與防治的使用資材,用來監測引進天敵之立足、分散、分佈範圍等。而警戒費洛蒙之技術更是目前農業研究單位持續研發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