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曾英傑博士 • 繪師/吉利丁編 • 圖文/園丁編 • 更新時間:2022/12/28

《嫌疑人H-編號008|介殼蟲 scale insect》

✤ 學名:Coccoidea

✤ 形態特徵:

介殼蟲的身形微小,體表有如粉狀蠟質的分泌物,或臘質分泌物不成粉狀,或覆有一層硬殼。

無花果葉上的白蠟介殼蟲(圖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 危害對象:柑橘類、無花果、桃子、柿子、梨等。

✤ 攻擊部位:枝幹、葉片、果實

✤ 出沒時節:3月-11月

春秋之際是介殼蟲群聚的高峰期。

✤ 發生情形:

  • 介殼蟲會貼附在植物表面,並用口器刺破植物組織吸取汁液,致使被害部位萎縮、凋枯。
  • 在取食的過程中會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
柳丁上的煤煙病,枝條及葉柄上有凸起褐色圓形小點,葉片呈黑色狀。(圖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 伴隨病症:煤煙病、萎凋病

✤ 入侵徵狀:

  • 被吸食處會有黃白或黃褐色的傷痕或斑點,且介殼蟲造成的傷口易引起其他病菌感染。
  • 罹患煤煙病將會使受害部位披上一層煤煙物,干擾植物生長與光合作用,最後逐漸衰弱死亡。
  • 若族群密度較高,介殼蟲可能會佈滿植物體,並誘引大量螞蟻共生,進而影響植株的發展、清潔與產量。
檸檬葉柄處有白色棉絮,葉片黃化。(圖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 相處之道

生物防治:因介殼蟲多屬群體寄生,所以使用瓢蟲、食蚜虻、寄生蜂等保護性天敵均可有不錯的抑制效果。

物理防治:

  • 保持植株間的適當間距,並讓田間通風順暢,即有助降低發病機率。
  • 若發現枝條或樹幹已有介殼蟲附著,則可用刷子輕輕撢除以保護植株本身,或直接剪除受害的枝葉,避免災情擴大。

資材防治:在低溫時可以礦物油稀釋噴灑,藉以阻塞害蟲的氣孔,讓牠們窒息而死。(不過此法成效有限,須遵守施用指引,才不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唷~)

引用資料

  1. 温宏治(2020),園藝果蔬害蟲診斷與管理(初版;16頁、34頁、79-80頁),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 小川幸夫(2020),蟲蟲的迫降!無農藥栽培家庭菜園:想要培育出美味的蔬菜,就必須要借助蟲蟲的力量(元子怡譯;初版,99頁),瑞昇。(原著出版於2018年)
  3. 高橋孝文(2017),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藍嘉楹譯;初版,59頁),台灣廣廈。(原著出版於2014年)
  4. 李鍾旻(2015),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初版;40-44頁),遠見天下文化。
  5. 王文哲(2007),介殼蟲類,廖萬正、黃振文、王文哲,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7-梨樹保護(初版,22-25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延伸閱讀

  1. 園藝文摘編輯部(2019),輕鬆化解蟲蟲危機:介殼蟲防治,iGarden 花寶愛花園,http://blog.igarden.com.tw/2019/12/scale-insects.html
  2. 陳淑佩、陳健忠(2017),簡易粉介殼蟲寄生蜂飼養裝置之研究,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109,16-18,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1868/1/28-1-4.pdf
  3. 李鍾旻(2014),介殼蟲的命運交響曲,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102419
  4. 林駿奇、蔡恕仁、周泳成(2013),介殼蟲類,臺東地區咖啡病蟲害非農業防治技術(初版,30-34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5. 陳淑佩、翁振宇、吳文哲(2003),重要防疫檢疫介殼蟲類害蟲簡介,植物重要防疫檢疫害蟲診斷鑑定研習會專刊(三),1-53,https://www.baphiq.gov.tw/userfiles/01(6).pdf
  6. 王文哲(2000),常見介殼蟲介紹,台中區農情月刊,6,2-3,https://www.tdais.gov.tw/upload/tdais/files/web_structure/1363/TC05-06.pdf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