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黃璋如博士 • 繪師/吉利丁編 • 圖文/園丁編 • 更新時間:2022/9/21

《嫌疑人A-編號001|蛞蝓 slug》

✤ 學名: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

✤ 形態特徵:

外型細長扁平,體色主要呈黑褐色,體表上有黏液,頭部有兩對觸角,眼睛就位在觸角的頂端。

圖片取自陳心橙意溫室高架草莓園 (https://www.facebook.com/cxcyi/)

✤ 危害對象:各種蔬菜的嫩葉,如:紅蘿蔔、白蘿蔔、茄子、白菜、草莓等。

✤ 攻擊部位:根、莖、葉、花、果實

✤ 出沒時節:4月-11月

春夏是蛞蝓活動最頻繁的季節,舉凡覓食、交配、繁殖都在此時進行;冬季則多以成體或卵的形式躲起來休眠。

✤ 發生情形:

蛞蝓跟蝸牛的習性相似,白天多隱身在器皿底部、落葉或石頭下方,夜間才開始大肆活動。

且由於蛞蝓不耐乾燥,所以大多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且腐植質多的地方,像是雜草、圍籬或落葉間隙都是牠們會穿梭的地帶。

✤ 伴隨病症:

  • 蛞蝓體內不含毒素,對人也不具攻擊性。
  • 平時多以啃食的方式侵略植株,但不太會引起植物病害問題。

✤ 入侵徵狀:

  • 在蛞蝓爬行過的道路上會看到有光澤的移動痕跡。
  • 植物受損表面會呈現蛀咬的不規則形狀。
圖片取自陳心橙意溫室高架草莓園 (https://www.facebook.com/cxcyi/)

✤ 相處之道

生物防治:暫無可抗衡的對手,但可人工去除,不過記得不要徒手抓取,因為蛞蝓身上可能寄宿了其他感染者,不適當的接觸可能會增加罹患傳染病的風險。

物理防治:

  • 平時須避免過度澆水,以防環境濕度太高,反而幫助蛞蝓擴張領地。
  • 可利用喝完的啤酒瓶罐引誘蛞蝓取食,達到誘殺的效果。

資材防治:可播撒苦茶粕、矽藻土、石灰、鹽巴等物質在植株周圍來趨避蛞蝓與蝸牛,讓牠們因為黏在身上的吸附物而影響行動,藉此產生忌避作用。

引用資料

  1. 温宏治(2020),園藝果蔬害蟲診斷與管理(初版;254-255頁),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 小川幸夫(2020),蟲蟲的迫降!無農藥栽培家庭菜園:想要培育出美味的蔬菜,就必須要借助蟲蟲的力量(元子怡譯;初版,141頁),瑞昇。(原著出版於2018年)
  3. 草間祐輔(2019),照片實拍 蔬菜病蟲害對症圖鑑:田間常見病蟲害110個案例的症狀、原因、對策一目了然(元子怡譯;初版,77頁),瑞昇。(原著出版於2017年)
  4. 高橋孝文(2017),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藍嘉楹譯;初版,67頁、80頁),台灣廣廈。(原著出版於2014年)
  5. 鄭煜彬(2010),奇妙的無殼蝸牛-蛞蝓,科學研習月刊,49(7),https://www.ntsec.edu.tw/LiveSupply-Content.aspx?a=6829&fld=&key=&isd=1&icop=10&p=1&lsid=8435

 

延伸閱讀

  1. 余志儒、吳德忠(2010),益無螺,農試所特刊,142,66-68,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9750/1/no142-all.pdf
  2. 張淑貞(2007),栽培管理在害蟲綜合防治上之應用,作物蟲害之非農藥防治技術(71-80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3. 蔡奇立、林旭宏、吳錫圭(2005),台灣產四種黏液蛞蝓之比較,特有生物研究,7(2),41-49,https://www.tesri.gov.tw/A15_2/download1/31278/3
  4. 謝伯娟(2005),無殼蝸牛──蛞蝓與半蛞蝓,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7378
  5. 蔡奇立(2004),防檢疫上所遭遇之軟體類動物-蝸牛類之簡介,植物重要防疫檢疫害蟲診斷鑑定研習會專刊(五),113-120,https://www.baphiq.gov.tw/redirect_files.php?id=17558&file_name=d9I4PhTCJ27LPZXikbSKOhCk3WGSlashK2SdWGPlus1glVZSWGPlusIXw86CWGPluszwGku1vmiL1cZOOrOzB
  6. 臺灣陸生蝸牛資訊網,臺灣生命大百科,https://landsnail.biodiv.tw/
  7. 生物性多樣性資料庫,臺灣國家公園,https://npgis.cpami.gov.tw/newpublic/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