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區「斯馬庫斯」的幕後推手─林新民

A+

A-

文章摘要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斯馬庫斯」,是泰雅族的部落,平均海拔1,500到1,800公尺,附近群山環繞,鳥叫蟲鳴,生態豐富多元。合作社最早期的蔬菜生產者─林新民,也是推動「斯馬庫斯」成為有機農業區的推手,其農場就坐落在這裡。

林新民經營農場的方式,是在農業與大自然生態之間取得平衡。農、林業自然交互作用,提升農作物品質,生物多樣性也得以維持;不以農業犧牲林業,大幅降低土壤沖刷、山坡地水土保持風險。

自古以來,泰雅族部落以農業維生,在灌木林區順應地勢燒墾,休耕、輪種,土地生生不息。林新民借用祖先智慧照顧土地,每年整地翻土一次,灑下基礎肥後不再追肥,先種高麗菜,剩餘肥力再輪種其他不太需要肥料的葉菜、白蘿蔔。整地分批進行,土地也不是一整年都種植作物,較涼的田區,一年中有半年休息,向陽田區多做2個月,也有4個月休耕。

大自然的平衡機制妙不可言,林新民說,種菜不全憑一己之力,採收後任由耕地自然長草,提供豐富的天然有機質,是蚯蚓、微生物的餐食,蚯蚓糞便供應土壤最佳肥料。蚯蚓成長,吸引地鼠在地底下鑽來鑽去找蚯蚓,是大自然的鬆土幫手。

 

推動有機農業的機緣

20多年前,部落教會首度舉辦水蜜桃展銷,活動結束後,部落被告知水蜜桃有4種農藥殘留,族人聽聞群情激憤。但林新民的反應與眾不同,反而聯絡主婦聯盟創立初期重要成員─翁綉綾。

林新民說,冥冥之中上天安排要他成為推動部落有機種植的種子。當時有機農業還是新概念,林新民遍尋進修機會,有一次在中興大學受訓,謝慶芳送給他一本有機栽培管理的書,林新民如獲至寶,種植上遇到任何問題即去電諮詢。

投入有機種植初期,林新民備受族人嘲笑,後續漸入佳境,收入穩定,讓5個孩子不靠學貸完成大學學位,因此吸引族人陸續投入有機農業。目前的「斯馬庫斯」約有30多戶、75公頃土地栽種有機蔬菜,是台灣密度最高的有機農業區。當多數人轉做有機,「斯馬庫斯」的環境也大大改善,一度消失的蜜蜂回來了,部落又可開始採集野蜜,而斯馬庫斯地處石門水庫上游,有機種植保護水庫不受污染,環境、生態改善,生態旅遊漸漸活絡,部落年輕人也願意回鄉發展。

 

林新民散播的有機種子,如今在「斯馬庫斯」發芽生根,帶動泰雅族傳統農藝復興,也讓部落的經濟改善,更保留原始山林、護住水源,而合作社的社員共享部落友善耕種蔬菜,與有機農民一同為後代子孫留住大自然的資產。

 


 

  • 資料來源:于有慧,環境資訊中心,109年02月02日。
  • 資料連結:https://is.gd/2zvBz2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