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工作坊20151219
A+
A-
農作耕地也是生物的棲地、廣大的自然棲地不只涵養水資源更是吸納極端降雨的「戰備海綿」
友善的農作耕地不只是食物的產地,更是空氣中碳循環的重要中繼站
氣候變遷不是遠在天邊的大事,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人類行為促成了極端氣候、破壞了生物的生存棲地,更影響農作物的生產環境,
糧食危機已是目前全球的重要議題,台灣當然也不例外。
在餐桌上,如何追求美味健康,也能吃出更好的未來?
在琳瑯滿目的食材中,哪些生產方式可能造成氣候變遷加劇?哪些食物是回歸自然循環,對環
境更友善?透過哪些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行動,能有效減少碳足跡?
選擇吃什麼、思考怎麼吃,不只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對美好生活環境的追求~
【主辦單位】氣候變遷推廣小組
【活動日期】 2015.12.19 (星期六)
【活動地點】 蘆洲國小(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100號)
【課程時間】 上午9點 ~ 下午4點
【參加對象】 希望了解食物和氣候變遷有什麼關聯的人們。
【活動人數】 30人,額滿為止。
【活動費用】 550元(請自備午餐,或可於餐廳點餐)
【聯絡方式】 ( 02 ) 2307-1317 分機 21
【課程內容】
單元
主題
時間
活動內容
相見歡
09:00~
09:30
認識彼此的小遊戲
地球篇
極端氣候
帶來的糧食危機
09:30~
10:10
1. 認識氣候變遷與作物、環境的影響
2. 台灣與全球可能面臨的糧食危機
棲地篇
減碳、降溫、調節
充滿生物多樣性的
友善耕作
10:20~
12:00
1. 探討作物的生長環境與食物的關係
2. 經營自己的開心農場
實踐篇
享受美味
自家午餐
12:00~
13:00
小組討論分享時間
家庭篇
從餐桌開始:
吃出更好的未來
13:00~
14:30
1. 聰明挑食材、智慧節能烹調,不僅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也能改變氣候變化
2. 建立好吃又友善環境的用餐概念
城市篇
個人篇
節能、綠景、自主
創造城市中的可食
天堂
14:30~
15:30
1. 綠屋頂:隔熱、節能、小農自主
2. 可食地景:美麗又永續的城市可能
3. 建立在地生產與消費的飲食觀並探討完整的食物里程
分享篇
我們可以做什麼
15:30~
16:00
活動分享與未來行動
費用
NT$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