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吃緊 農委會提出乾旱因應策略助農民抗旱

A+

A-

經濟部長王美花宣布苗栗、台中以及彰化北部供水區,從4月6日起改採分區供水,每周供五停二,預計有106萬戶受影響;農委會今天也盤點農業用水樣態,規畫短中長期的農業用水輔助,希望農民改採輪灌、滴灌等方式,並且嚴防病蟲害防治,維護乾旱可能帶來的產量減少;至於水果是否因此價格上揚,農委會表示,現階段看起來,若用了各項節水措施,水果產量並未減少仍觀察中,目前沒有影響。

現階段7萬4000公頃一期稻作已經宣布停灌,另外有23.6萬公頃作物,是用河川取水灌溉系統,農委會推估,北北基、宜蘭、屏東、花蓮,水情可以審慎樂觀,農業水情比較吃緊地區,包括桃園、彰化、雲林、南投、高雄、台東等地

陳駿季表示,不同作物在不同的生長期間,所需要的水量也不同;因此,針對水情吃緊地區,農委會輔導以輪灌、啟動地下水井、抽取回歸水方式因應;另外比較特別的是,桃園桃三灌區雖然在水庫灌區內,但農委會爭取一期稻作不停灌,主要是因為去年二期稻作當地已經停灌,因此採用錯開整田、抽取埤塘回歸水利用,避開集中用水高峰;水保局也完成農塘、防砂設施,必要時也規畫預留取水口,擴大水源運用範圍。

農委會盤點出今年上半年乾旱敏感作物評估,包括高敏感度作物11項、中敏感度作物12項、低敏感作物14項;高敏感作物包括梨、高接梨、柿子、葡萄等等,主要為落葉性果樹,正值作物開發、著果期,容易受水分影響果實生長發育等品項,可在需水量高時,採噴灌節水模式,也可減少果園除草次數,避免土壤水分散失。

農委會呼籲,若因乾旱造成作物病蟲害影響,例如薊馬、粉蝨、介殼蟲、荔枝椿象、夜蛾等害蟲數量持續攀升,農民應加強田間衛生管理(如修剪枝條使通風良好、拔除病株等),增加果園通風並加強安全用藥,依防檢局推薦藥劑適時防治,以降低害蟲密度,避免災情蔓延。

資料來源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21/3/26),農業乾旱因應措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oataiwan/posts/2890698581254960
  2. 彭宣雅(2021/3/26),水情吃緊 農業用水改採這幾招緩缺水衝擊,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122025/5345350
  3. Chi-Hsuan Huang,台灣水庫即時水情,用數據看台灣,https://water.taiwanstat.com/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