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別再傳「農業用掉七成的水」,6個專家告訴你真相

A+

A-

本文轉載自上下游;記者:楊語芸、蔡佳珊

大旱當前,坊間謠傳,農業用掉七成的水,是「用水大戶」,但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對台灣這樣一個留不住水的國家來說,農業默默為大家作工,透過土壤與作物根系,像地表上的大海綿一樣,把原本奔流入海的水吸進來,解大地的渴,並在地底蓄存珍貴的水資源,餵養了芸芸眾生。

從數據來看,農地存下來的水遠比用的水還多,也因此,農業專家主張,長期的「解渴」方案,應該要「藏水於農」。然而,農地是用什麼方式抓住水分、把水存起來?這些水什麼時候可以用?

《上下游》特別採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和五位專家學者: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國家講座教授楊秋忠、屏東科技大土木工程系教授丁澈士、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柳婉郁、前農試所農化組組長郭鴻裕及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院長虞國興(依採訪先後順序列名),為讀者深入剖析,農業默默地幫我們做了多少至關重要的工作,破除農業用水浪費的迷思。

「農業用水佔七成、民生用水佔兩成、工業用水佔一成」,這個數字來自經濟部水利署,光從帳面上來看,農業好像用了最多的水,但魔鬼就在細節裡,農業「用了水」卻沒有「用掉水」,每一滴流經農地的水,不但能種出糧食,還會再以其他形式「加倍奉還」!

針對水利署的「農用水七成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率先跳出來澄清:「事實不是這樣!」他強調,重點在於這些灌溉用水,大部分會儲存變成地下水,「全國地下水有七成五都來自水稻田!」如果沒有農業來維護地力和生態環境,哪裡還會有那麼多地下水?

那麼農業的灌溉用水是從何而來?「很多人以為水庫沒水,是被農業用掉,絕對不是!」陳吉仲解說,農業用水中來自水庫的不到一成,有六成都是從河川水去取得。這些河水若不使用,也是流到大海裡。

所以說農業用水最多,是不公平的說法,正確來說應該是:農地是一座巨大的水庫,多幫台灣保留了67億噸的河川水資源。

陳吉仲更進一步指出農業對水資源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農業,那下雨怎麼留在農地和山林裡面?最根本的,就是要把農業的水土資源做好,才可以讓水留在我們的陸地上。」

農業灌溉用水不同水源引水量(圖/上下游)

首先,來認識一滴雨水的旅程:下雨滲入土壤⇒植物吸收⇒匯成地下逕流⇒進入河流和大海⇒蒸發到大氣中⇒變成雨水回到大地。

虞國興表示,台灣山高水急,雨水進入河川後,如果沒被水庫攔截,上游的降雨可能10小時後就出海了。然而透過農地的吸附與收納,這些雨水會被儲存在地下,日後為我們所用。

農地在這中間扮演的角色,就是透過作物與土壤的保水作用,讓原本直接川流入海留下來,透過土地蓄藏更多水份,同時滋養更多生態。

水田補助地下水示意圖(圖/上下游)

從數據來看,農地存下來的水遠比用掉的水還多。以水稻田為例,真正被作物「用掉」的只有三成多,其餘六成多的水會滲入土壤,成為地下水存起來,或被下游重複引灌使用。即使這三成多被作物用掉的水,經由葉面蒸散的水蒸氣,累積後也會變成降雨。也就是說,進到農田的每一滴水,都會以人類可使用的方式,再度還給我們。

農業用水還有一個特性,上游的農用水排入灌溉水道後,下游的農田仍然可以使用。反倒是民生及工業用水,使用後就經由下水道排掉,成為無法再利用的廢水。

大家回想一下,浴室裡的海綿淋濕後,是不是一擠就有一堆水流下來?土壤就跟海綿一樣,孔隙裡都可以存水,尤其是依附在農業和森林底下的土壤,更是超級大海綿。相對來說,都市區的水泥地就完全沒有海綿的特性,無法「涵養水源」。

有作物或果樹的土地,植物根部會抓住土壤,並在土壤中形成孔隙以吸納水分。等到降雨或灌溉時,農田中的作物會接力儲水,從水稻到果樹,由淺而深的根系形成綿密完整的「地錨」,將水份吸附涵養在土層之中,等到枯水期再慢慢釋放。

郭鴻裕解說,種植作物的土壤中有很多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就是土壤膠體,像尿布裡面的「吸水珠珠」可吸附大量的水。當土壤膠體凝聚形成團粒結構,更可以大量的保水、保肥。

土壤有充足有機質即可形成團粒結構,可保水保肥(攝影/上下游記者蔡佳珊)

楊秋忠補充,水稻田有「犁底層」的特徵,就像水田底下有個裝水的盤子一樣,可以存水,而非用完就直接排放入海。

相對來說,水泥地或柏油路就沒有保水的功能,降雨後的水只會通過下水道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排放入海,完全無法被利用。

進入農田土壤的水,經層層過濾往下滲,變成地下水。虞國興計算,台灣地下水的天然入滲量一年有50億噸,以水稻田有40萬期作公頃保守估計,就有48億噸的農業用水在田區中,其中的三成至五成會往下滲進地底,對地下水的補注有巨大貢獻。

另外,根據《台灣水田公益機能評估與實例探究計畫》推估,全台水田地下水補注量每年達20億噸。

台灣每年需水量約為170億噸,水庫的供給量只佔23%,44%取自河川,33%來自地下水,地下水提供工業、民生及農業用水,其中只有農業會在用了地下水之後,還能回頭補注地下水。換言之,能有將近56億噸的地下水可用,要歸功平時的「藏水於農」。

虞國興生動地比喻:不要讓雨水走高速公路,從河川或下水道倏忽間就出海去,應該設法讓雨水搭區間慢車,在雨季時把河水引導到農村,走進我們的鄉間田野渠道,這些水在土地上待的時間愈久,才愈有機會往下滲成為地下水。

農業灌溉用水之生產、生態及生活功能與貢獻(圖/上下游)

台灣每年需水量本就有33%來自地下水,不管農業、工業、民生都會抽取地下水,整體來說,的確有超抽的現象。

「工業區裡面當然也都在抽地下水,屏科、內埔、竹科都有,不該單一地歸罪某一個產業用水,該由政府作好水質和水量的調配。」丁澈士指出,在同一個含水層集中且大量抽取地下水,的確會造成問題,如果能分散深度,抽取不同含水層的地下水,才是比較長遠的作法。

問題是淺層水井的開發費用比較便宜,大家難免會取巧,未有長遠的考慮。丁澈士建議,應該按照不同的需求來調度,例如民生用水應該是最高品質,所以政府可以開挖深層一點的純淨水,工業用水的品質不需要太高規格,就可以抽淺一點的水。

柳婉郁指出,「農業效益不只有GDP,水稻田本身就是一個大濕地,聚集許多生物,創造生物多樣性、景觀效益、涵養水源、調節溫度、淨化空氣等。」她精算,每一公頃水田每年提供的生態系服務價值高達500萬元,其中直接和水相關的功能包括水資源蓄存、水質淨化和減緩洪水氾濫,換算下來每公頃水田也創造了126萬元的效益。

另外,水田調節氣溫也可以換算成錢,柳婉郁解說,因為田水蒸發時,會帶走一部份的熱能,所以水田溫度會比都會溫度低五度。數據顯示,每公頃農田可省4,500度電,相當於2,600部冷氣機。

此外,為對抗氣候危機,全球著眼在「碳中和」目標,而農地就可為此做出巨大貢獻。楊秋忠指出,土壤即是最大的碳庫,「把土壤想成一個大房間,要怎樣讓這個房間裝滿碳呢?需要土壤中富含有機質。」

農業土壤中的有機腐植物質不只可以儲存大量的碳,而且固碳效果長達幾千年。台灣79萬公頃的農地若都能增加1% 的有機質含量,就可以多續存超過1千萬噸的碳。

楊秋忠強調,要做到碳中和,土壤才是關鍵,我們應該設法提高農地土壤中的有機質,而不是減少農地面積,再用其他方法來做碳中和,這樣是事倍功半。

總而言之,農地在用水的同時,也創造了更大的水資源循環,如果沒有農地,台灣的水資源恐怕只會更加匱乏。專家更指出,要解決水資源問題,答案就在農地上。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上下游》。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相關資料

楊語芸、蔡佳珊(2021/4/19),56年來最大乾旱04》農地是巨大的隱形水庫,專家:越乾旱越需要藏水於農!,上下游,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0475/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