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食物與倫理抉擇20160310

A+

A-

以「吃基改食品長大的第一批人口」來形容這一代的年輕人,似乎並不為過。

1996年孟山都公司申請的首支基改玉米和基改黃豆在美通過審核可商業生產與種植。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於2000年提出台灣第一份基因改造食品的調查報告,發現市面上的豆腐豆漿全驗出基改成分,食安與農政主管機關才制定管理措施。而這十多年來,基改黃豆和玉米食品充斥現象越演越烈,連學校營養午餐中經常看得到的豆腐、豆皮、豆包、豆干和豆漿,基改食材來源佔了絕大部分。2015年年底,立法院院會三讀修正通過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未來國小到大學所供應的校園膳食,將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馬上引發一波討論關心的討論,包括價格調漲、非基改食品真偽、追蹤查驗機制和究竟對人體健康影響為何等等。

基因改造作物食品是全球最富爭議性的課題之一,除了太多未知的健康風險之外,倫理問題更是關注焦點。

擁護贊成者認為基因改造作物不啻為人類人口增加、氣候變遷而導致糧食危機的解決方案,營養成分調整和抗蟲基因轉殖的技術,一方面提供廉價優質食品,一方面減少農藥使用。反對質疑亦有之,認為基因改造作物發展時間過短,科學研究和風險評估遠遠不夠,除了對人畜食用健康可能有害,農藥濫用及殘留問題日益嚴重,大型農業經濟規模造成土地掠奪、生物多樣性破壞,跨國農企公司壟斷種子專利等批判亦益發激烈。

從1996年正式進入全球人口的農產業與食品供應鏈才不過短短十九年的光景,基改作物食品課題之所以複雜難解又爭議不斷,正因為牽涉到全球化下的環境生態、健康風險、生物倫理、公平正義與在地文化等議題,牽連甚廣。才落幕不久的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以食物作為焦點,從「餵養地球,生命的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為主題的展覽國際盛事中,說明食物從來不是單純的品種、滋味、養分和數字而已。面對基因改造作物與食品,我們除了考量其對人體的健康風險,更不能忽略整體生命系統的全面關照。

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口食物都無法自外於全球化的脈絡,全參與了於地球上各物彼此間的「蝴蝶效應」。比方說,我們此刻大快朵頤的酸辣湯、披薩或巧克力,可能牽動生活於千里之外土地上的人們,或許正是引發拉丁美洲一場土地與種族戰爭的元兇。

錙銖計較著非基因改造豆腐較基改豆腐每盒三元或五元的價差,或享受使用基改玉米製成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手搖飲料時,我們更須正視,基因改造作物的價格如此低廉,有多少是堆砌在忽略土地環境破壞與弱勢人民健康所需負擔的成本之上?而實際賺到大把鈔票的,是辛勤耕種的農戶,還是從期貨、股票市場上獲利的跨國財閥?把生產時所產生的土地掠奪、資源汙染、社會崩解及健康受損納入成本計算,基因改造食品可能昂貴地難以想像。當中南美洲的孩童及生產者,忍受著流竄於空氣、土壤和河流中農藥毒素,勉力存活,正在吃著廉價基改食品的我們,是否不知不覺成為壓迫第三世界人民的幫兇?科技應該協助人們走向進步,而脫離社會基本價值與倫理的脈絡,複製加重對弱勢者壓迫的科技發展,真的能許現代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資料來源】:GMO FILE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