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極端氣候 農委會祭出四大精進作為

A+

A-

本文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文:農委會輔導處

農委會指出,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頻傳,農業受天氣影響衝擊較大,該會在汛期前,提出多項精進作為,包含將天氣參數納入啟動救助與勘災的機制,讓整體作業更簡化;另調整近2百項農漁畜產品天然災害救助金額度。該會也擴大勘災APP的應用,讓鄉鎮公所第一線的勘查同仁可以更有效率,同時縮短實地會勘時間。

農委會因應汛期到來,秉持勘災從速、從簡之精神,提出四項精進作為:

一、調整救助金額,減輕農民災損負擔:過去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係以平均生產成本(短期作物為生產週期、長期作物為日曆年之生產成本)之1至2成計算。農委會考量近期物價及參酌各產業之生產成本,經盤點並檢討修正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之各類項目額度。本次調整救助額度之項目近2百項,含括農、漁、林及畜產業,平均調整幅度超過20%,期能減輕農民災損負擔。

圖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二、納入天氣參數,災損救助更快速:農委會於111年4月25日公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適用之災害性天氣參數及災損天氣參數,未來地方政府可以依據這些參數,加速函報農委會公告受理農民申請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如果天氣參數達到致災門檻,只要確認農民有種植(養殖),不用再現勘。

(一)災害性天氣參數:用於加速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適用之作物品項包含蓮霧、青蔥、香瓜、西瓜、苦瓜、虱目魚等計40種(類)農、漁品項,當農作物受颱風、豪雨、霪雨、寒流及旱災影響,且受災作物所在地氣象資訊已達本會公告災害性天氣參數,直轄市、縣(市)政府可免經現場勘查認定農業損失,直接函報中央啟動救助公告,相較現行作業方式減少2-7天。

(二)災損天氣參數:用於農民申請救助時,簡化現地勘查的程序。如果救助項目適用農委會公告的災損天氣參數,也可以確認有種植(養殖)的事實,公所得免現勘;無法確認種植之救助案件,公所應抽樣現勘。適用的品項包含葡萄、番石榴、花椰菜、大豆、魚塭養殖等21種(類)農、漁品項。藉由精進災害救助之流程,可節省公所現勘之人力及縮短救助勘查時間,讓救助金即時到位,有助農民復耕、復建作業。

三、農委會運用最先進的定位科技,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提供公所人員現場勘查使用,對於勘災人員有拍照需求時,該APP可直接定位地籍資訊,並將資料同步上傳救助系統,大大提升勘查及相關資料整理之效率。

四、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穩定蔬果價格:為確保汛期期間農產品可以充裕供應,避免蔬果價格波動過大,並兼顧農民及消費者權益,農委會也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增加大宗蔬菜如甘藍、結球白菜及根莖類洋蔥、胡蘿蔔、馬鈴薯的儲備量,由原4,000公噸增加為5,280公噸;執行期間更由5月至10月,調整延長為4月至11月,當遇風災豪雨即可機動調節釋出,供應消費需求。

農委會最後強調,近年強降雨、高低溫、旱澇交替等極端氣候侵襲頻仍,農業生產面臨巨大挑戰,天災頻傳造成農民收益損失及消費者承受高物價,因此防災減損已是農業發展不可規避的課題。該會長期以來已建立之完整防災應變戰略,從平時整備、災前防範、災中應變至災後復原等階段,致力落實SOP建立、資訊掌握、人員培訓、設備妥善、糧食物資調配等工作,期能在各個階段採取適當的災害防範應變行動。

圖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本文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文:農委會輔導處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