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粉蝨之生態與防治
|
|
前言
銀葉粉蝨(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具有明顯的二對白色翅,俗稱白蚊子、白粉蝨、白龜神。自1989年入侵台灣,經鑑定確定為新記錄之 害蟲,短短幾年其蔓延速度快而廣,目前台灣之園藝作物蔬菜或花卉均受其嚴重危害,可謂超級害蟲。其繁殖能力強,寄主植物廣,除直接刺吸植體養液致生長 衰弱外,並傳播病毒病,如南瓜銀葉病,故稱銀葉粉蝨。番茄被害則提早落葉,果實硬化畸形,產量降低且無商品價值。若蟲與成蟲分泌蜜露誘發黑煤病,密度 高時在葉片或果實上呈黑色,影響作物光合作用。
分類地位
同翅目:(Homoptera) 粉蝨科:(Aleyrodida) 學名:(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 英名:(Silverleaf whitefly) 俗名:白蚊子、白粉蝨、白龜神。
寄主範圍
銀葉粉蝨的寄主範圍非常廣,可危害500種以上之植物,重要之寄主作物有:
一、十字花科蔬菜:
|
甘藍、包心白菜、花椰菜、蘿蔔、芥菜、芥藍菜、蕪菁。
|
二、莧科:
|
莧菜。
|
三、茄科:
|
茄子、番茄、馬鈴薯、甜椒、辣椒、煙草。
|
四、豆科:
|
四季豆、豇豆、毛豆、紅豆、綠豆、大豆、萊豆、落花生、碗豆。
|
五、旋花科:
|
甘藷。
|
六、錦葵科:
|
棉花。
|
七、胡麻科:
|
胡麻。
|
八、胡蘆科:
|
西瓜、甜瓜、南瓜、胡瓜、越瓜、絲瓜、苦瓜、佛手瓜、冬瓜。
|
九、花卉:
|
聖誕紅、非洲菊、菊花、石竹、玫瑰、洋桔梗、朱槿、百合、牽牛花。
|
十、果樹:
|
木瓜、酪梨、番石榴。
|
十一、雜草:
|
藜、龍葵。
|
目前在台灣危害最嚴重的是洋香瓜、番茄、芥藍菜、芥菜、白菜、花椰菜、 蘿蔔、毛豆、蕪菁及豇豆等。
形態
成蟲:
|
體黃色,具2對白翅,休息時翅呈屋脊狀,體型較螺旋粉蝨小,與溫 室粉蝨較類似,體長約0.8~1.3公厘。
|
卵:
|
橢圓形,晶瑩淡黃綠色。
|
若蟲:
|
不規則之長橢圓形,淡黃綠色,扁平,透明。
|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雲嘉南地區全年發生,雜食性,危害作物達500種以上,以初秋至春末之旱 季為高峰期,溫度太高或太低及長期降雨濕度高都不利其生長,以3~6月及9~11月為發生盛期,暖冬及設施內最適其發育,26~28°C為最佳發育溫度,卵期約5 日,幼蟲期約15日,成蟲期壽命可達1-2月,完成一世代僅需19~27日。母蟲一生產卵達200~300粒卵,孵化後之若蟲有四齡,一齡有足,尋找適當寄主,二齡以後足退化固著於中老葉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養液,羽化後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之新梢葉背組織產卵。成蟲不擅長於距離飛翔,一般受干擾時在植株上端或 周圍稍作盤旋後仍回原作物棲息危害,一般靠風力傳佈,除直接刺吸養液外並傳佈病毒病。成蟲及若蟲並分泌蜜露,誘引螞蟻或其他昆蟲來,蟲口密度高時分泌物並可誘發黑煤病,植株葉片或果實上有如灑了一層黑膠水,影響光合作用。
不同類別作物危害特徵如下:
一、葉菜類:
|
如芥菜、花椰菜,刺吸葉片養液致葉片縐縮、黃化、枯萎。
|
二、根莖菜類:
|
如蘿蔔、蕪菁,顏色白化、無味、重量減輕。
|
三、果菜類:
|
如番茄被害,提早落葉,傳佈捲葉病或斑點萎凋病,果實硬化畸形。 洋香瓜成蟲與若蟲分泌蜜露在葉上誘發煤病影響光合作用,果實上如 灑了一層黑膠水,失去商品價值。南瓜被害葉脈退色呈銀白色。
|
四、花卉類:
|
如聖誕紅,成蟲與若蟲群集於葉背,刺吸養液,致黃化落葉。
|
防治方法
銀葉粉蝨食性雜,繁殖又快,有賴大家共同防治,急速消減,以防農作物等 無謂損失。其防治方法有:
一、誘殺法
因成蟲偏好綠色,可利用綠色粘板或水盤誘殺,以降低族群,亦可利用為蟲 口密度之偵測及防治上之依據。宜5公尺置一塊,高度以不超過作物l尺為宜。
|
二、天敵
(一)捕食性天敵:蟲、草蛉、大眼椿象、蜘蛛等可捕食若蟲。 (二)寄主性天敵:東方蚜小蜂、淺黃恩蚜小蜂、艷小蜂。
|
三、田間管理
通風不良與日照不足之環境,尤其設施內會助長其族群之增長,宜保持通風 。花卉、豆類及蔬果類氮肥不宜施用過量。網室中如密度高時,由下往上噴水, 高濕可降低族群及減緩其活動。銀葉粉蝨寄主廣,雜草或其他寄主及枯枝廢葉應 清除或同時防治,粗放作物如甘藷等因無噴藥,常成為防治的死角。果實套袋亦 為極佳之防治方法。
|
|
|
結語:
1. 銀葉粉蝨為1989年新侵入之害蟲,故農民對它多半陌生,其寄主植物廣,除直 接刺吸養液外,尚可傳佈病毒病,因其棲息葉背,不易發覺,短短時間遍佈,農 民束手無策。
2. 政府宜採共同防治策略,宣導或教育農民了解其生態,對症下藥,配合田間管 理與生物防治才能使族群降低或根絕。
資料來源:整理自 陳文雄、張煥英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86-1(NO.67).1997.2.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