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味港覺】台港飲食切磋・飛地系列對談|時間:2022.10.16~12.1
A+
A-
火熱!生猛!活跳跳! 當台味對上港覺,當風土撞出風味,九場飲食對談饗宴,在 2022 年末澎湃上桌! 菜色、料理、菜系、認同、口感、文化、味覺、耕種、食材、風味、餐廳、城市、土地…… 關於吃的各種元素風貌,一次交流碰撞!
3 大主題|9 場對談|16 位台港跨域講者
以食物為目光焦點,
打開台港文化對話,激發跨界好奇想像,
邀請你一起參與交流,催生新時代的台味港覺 Fusion!
場次介紹
⓵ 食物的認同與離散:誰是台灣菜 VS. 粵菜的全球流動
台菜身分的曖昧未明,粵菜在全球唐人街的多元離散……食物體現一個文化與民族的命運,台菜與粵菜,恰好擁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身世。
日期|10/16(日)15:00-17:30
地點|飛地書店(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臺灣講者|陳玉箴
當代台菜文化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著有暢銷書《台灣菜的文化史》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香港講者|張聰
童年歲月在西非、北美等國度過的香港子弟,吃遍全球的美食家與跨國企業家。法國頂級瓷器品牌 LEGLE 創意總監。
⓶ 語言的風味宇宙:粵語與台語的舌頭大不同
粵語的「爽」、「滑」,台語的「(食丘)嗲嗲 khiū-teh-teh」、「酸微微 sng-bui 」……那些形容口感的詞彙,構成了好多座語言的「風味宇宙」。
日期|10/23(日)15:00-17:30
地點|飛地書店(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臺灣講者|曹銘宗
台灣文史作家,小吃典故達人。關注台灣飲食語言與文化,致力文史普及寫作,著有《吃的台灣史》、《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等。
香港講者|蔡珠兒
知名華文飲食作家,埔里人,曾長居香港近二十年,對台港兩地飲食和語言,都有精妙且獨到的掌握觀察。著有:《種地書》、《雲吞城市》等。
⓷ 誰的土地?耕種作為一種行動方式
土地,是餐桌食物的來源,也是運動的實踐場域。當飲食、運動與土地三者交會,台灣和香港的小農們,將在耕種中找到哪些新的命題與可能?
日期|12/10(六)15:00-17:30
地點|飛地書店(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臺灣講者|蔡晏霖
文化人類學者,在陽明交通大學教書,也在宜蘭「土拉客實驗農家園」擔任水稻管理員。關注人與非人類共同打造的不完美世界。
香港講者|周思中(連線)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博士、農民。「生活館」有機農場及「生活kidsclub」共同創辦人。最新著作《夕陽的光》梳理香港菜園農業歷程與意義。
⓸ 街市搜神記:當台港作家一起走在吃東西的路上
好吃的食物不只滿足口腹之慾,它還是一座城市中,連結人群與街區的紐帶!從逛菜市場到路上觀察,探索城市中的不同層次的飲食風景。
日期|12/11(日)15:00-17:30
地點|飛地書店(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臺灣講者|蘇凌
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劇場工作者。《鄉間小路》雜誌專欄「菜市人生場」作者,著有《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
香港講者|黃宇軒
《香港散步學》作者,YT頻道「懷疑人生就去散步」共同創立者,香港城市研究者、推廣者與藝術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理學博士。
⓹ 復刻好食光:香港冰室與台南飯桌仔
每個時代有獨特的飲食習慣與氛圍。風靡七〇、八〇年代的香港冰室,與台南府城的傳統飯桌仔,是屬於大家跨世代的回憶好食光。
日期|11/13(日)13:30-16:00
地點|水交社敝墟書店(台南市南區興中街75號)
臺灣講者|謝金魚
歷史作家,致力於歷史普及的穿越者,自詡是一流的吐槽家、二流的美食家、三流的小說家跟不入流的史學家。主持podcast節目「野生歷史」,著有《崩壞國文》等書。
香港講者|Ricky
台南「榮寓冰室」、「寓點」店主。大學於台灣就讀,2015 年創立榮寓冰室,追尋 1970-80 年代的香港飲食社交空間;透過寓點,重現港點的傳統手藝與記憶。
⓺ 嚐一口山野:港點與原民的土地滋味
腳下土地長出的植物,是創造在地風味的魔法,也是傳統智慧的結晶。台港兩地小點是如何巧妙運用原生素材,賦予食物靈魂滋味?
日期|11/19(六)15:00-17:30
地點|走走池上(台東縣池上鄉中山路99號)
臺灣講者|「粨發粨粽」Dawali
與達魯瑪克部落的丈夫弗納柳一起返鄉,立志將原民傳統美食「阿粨」發揚光大、走入國際。他們用一片片在地假酸漿葉,包裹小米與滿滿祝福的內餡,也鋪墊出部落女性的獨立之路。
香港講者|「好港覺」阿德與阿四
來自香港的夫妻,一次旅行中愛上了台東,毅然遠渡重洋搬到此地落腳。身為港點師傅的阿四,運用在地小農友善食材,融入家鄉港味料理中,揮灑對土地的滿腔熱愛。
⓻ 相遇在海港:風味的流動與落地
人的流動軌跡,往往攜帶食物同行。那些記憶中的家鄉味,隨著人群遷徙至異鄉落地,與各地民情風土碰撞,獲得混合而嶄新的面貌。
日期|11/20(日)15:00-17:30
地點|三餘書店(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
臺灣講者|郭忠豪
北漂高雄人,興趣為台灣與東亞飲食文化,著有《品饌東亞:食物研究中的權力滋味、醫學食補與知識傳說》。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香港講者|Eddie
以「港人炒港菜」為理念,與台灣太太 Vicki 共同經營「崔記小餐館」。將香港的經典風味帶到高雄,展現出獨具風格的崔氏港味。
⓼ 台菜教室:國廚父女檔教你私房手路菜
這場在台北土城「青青餐廳」這間傳承三代、40多年老字號舉辦的「台菜教室」,將特別邀請知名飲食作家蔡珠兒主持,與國宴名廚阿發師、施捷宜父女檔一起聊聊,關於台菜的看法,青青經典菜的背後故事,以及兩代人一起經營老字號時,又有哪些酸甜苦辣的滋味?
日期|12/06(二)15:00-17:30
地點|青青餐廳(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三段6號)
講者|阿發師 & 施捷宜 父女檔
名聲享譽國際的阿發師,發跡於鹿港,擁有40多年經驗,不僅熟諳正宗台菜的烹調與再創新,更致力於廣傳廚藝不藏私,全台各級領域,皆有他教學推廣廚藝的身影。
主持人|蔡珠兒
知名華文飲食作家,埔里人,曾長居香港近二十年,對台港兩地飲食和語言,都有精妙且獨到的掌握觀察。著有:《種地書》、《雲吞城市》等。
⓽ 港點實驗:如何在異鄉復刻港味餐桌?
在這場有趣的港點實驗沙龍,將由兩位在台北經營茶餐廳與港式酒吧的香港朋友,以「實作講解」的方式,訴說在異鄉,復刻港式餐食的經驗。在白日到深夜,從茶餐廳喝到港式酒吧,讓Andy與伍號兩位老闆,在飛地書店跟大家分享他們心中的港味是什麼?
日期|12/04(日)15:00-17:30
地點|飛地書店(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講者|伍號
藏身西門町的港式酒吧「獅鬥 cdou bar」老闆,店名是由粵語中「需要有人帶路的私藏口袋名單」而來,是在台港人的深夜集會所。這次將邀請伍號老闆分享,如何讓港點與調酒,化身為復刻香港風味的主角。
講者|Andy
台北承德路上所經營的「九月茶餐廳」,是許多在台港人熟悉的異鄉廚房,也是老闆Andy參與許多台港交流活動的媒介。如何透過食物,串起口味與人情味,在異鄉開啟許多意想不到的可能?來聽Andy聊聊就對了!
-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