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粉蝨之發生與防治

A+

A-

螺旋粉蝨之發生與防治

 

螺旋粉蝨之形態(圖一∼四)

卵:
  
大小約0.29*0.11mm,長橢圓形,表面光滑,卵之一端有一柄狀物。卵呈半透明無色。

若蟲:
  
共有四齡。各齡大小為0.28*0.12、0.48*0.26、0.67*0.49及1.06*0.88mm。各齡初蛻皮時均透明無色、扁平狀,但隨著發育逐漸變為半透明且背面隆起。各齡體形相似,但隨發育程度由細長轉為橢圓形。第一齡若蟲具分節明顯之觸角與具功能性之足,而其他齡期若蟲之觸角與足則均退化。前一至三齡若蟲分泌之臘粉量較少且短,至第四齡若蟲時分泌之臘粉量才大增且其絮毛可長達8mm。 

成蟲:
  
雌、雄蟲體長各為1.97與2.10mm。初羽化時翅透明,幾小時後翅面覆有白粉。雄蟲腹部末端有鋏狀交尾握器。 

                                                                             

螺旋粉蝨之生活史

  
雄蟲較雌蟲早羽化,羽化盛期在早上6~8點。雌雄性比為1.5:1。交尾發生於下午,雄蟲先開展雙翅並快速上下拍動以吸引雌蟲接近,繼而交尾。成蟲遷飛盛期於清晨5~7點,但氣溫低或陰天其活動時刻延後。一般而言雄蟲遷飛力較雌蟲弱,多停留在原寄主植物葉上。雌蟲卵巢內卵之成熟度與日齡有關,至第三日齡後雌蟲才開始陸續由原寄主植物處向上盤旋遷飛,以尋找新寄主植物之嫩葉產卵。雌蟲產卵於葉背,卵粒散列呈特殊螺旋狀,且有白色臘粉。每一個卵圈內之卵數11~53粒不等。卵有一小柄,直立插入葉之氣孔內。25度時雌、雄壽命各為15與12天,單產雄性孤雌生殖,終生產卵量65.2 粒。若蟲共有四齡,僅第一齡若蟲能行動。若蟲初孵化後集體爬行至附近之葉脈處即固著取食。一世代發育期與存活率視溫度而定,在菜豆上25度時完成一世代需時26.5天,存活率為91.9%。其中卵及第一齡至第四齡若蟲期各需7.0及5.1、3.4、4.4、5.5天;存活率各為100及98.2、100、97.3、96.2%。成蟲活動之適溫帶為12.3~32.3度。螺旋粉蝨之發生與危害寄主植物種類之多寡均有季節性,在台灣螺旋粉蝨盛發生於秋季(10~12月),春、冬季次之,夏季很少;而螺旋粉蝨危害寄主植物之種類亦以秋季最多,春、冬季次之,夏季最少。由於雌蟲喜產卵於新葉,因而施用氮肥與修剪枝條後常可促進螺旋粉蝨族群密度之增長。但大雨、低溫則會減少該蟲之族群密度。 
                           
螺旋粉蝨之危害

螺旋粉蝨對人與植物之危害方式有五,分述如下:

1.

若蟲與成蟲直接以口針於葉背吸食寄主植物汁液,在該蟲嚴重發生時雖可使寄主葉片提前落葉,但尚不會致死寄主植物。

2.

若蟲分泌之大量白色臘粉、絮毛不僅影響寄主植物之外觀,且其分泌物隨風吹散引人厭惡。 
甚至在夏威夷該成蟲或其分泌物或兩者,雖並未證實可導致過敏與皮膚炎,但人們對其驚恐、抱怨不已。 

3.

若蟲分泌之蜜露誘發煤病,除影響寄主植物之光合作用,亦影響植株外觀並引來螞蟻與蠅等昆蟲。 

4.

曾懷疑可媒介可可椰子病毒(lethal yellow disease),但現今已證實該蟲無此媒介能力。

5.

不僅影響糧食作物、經濟果樹等之產量,且導致觀賞植物出口檢疫之潛在威脅。在台灣不論1~2或4~5年生之番石榴,若經螺旋粉蝨危害4個月,其果實產量損失高達73~80%,但若經90% 納乃得可濕性粉劑(methomyl WP)1,800倍每7與14天施用一次,其果實產量損失則銳減至0與6~7%。 

螺旋粉蝨分散之方式

 
 螺旋粉蝨之分散方式除藉成蟲本身遷移外,尚可藉受害植株,其他動物、或交通工具(車、船)等之攜帶傳播,如在夏威夷主要道路兩旁、車站及停車場等地之植物受害嚴重。但仍未證實該蟲可藉上層氣流做遠距離之擴散。 

 

螺旋粉蝨之經濟重要性

  
螺旋粉蝨為蔬菜、果樹、糧食、觀賞植物、行道樹及森林等之雜食性害蟲。在夏威夷其寄主植物超過27科、100種以上,包括酪梨、香蕉、麵包樹、番椒、柑橘、椰子、赤素馨、番石榴、銀合歡、澳洲胡桃、檬果、木瓜及玫瑰等。在非洲螺旋粉蝨若不防治,則成為農業與森林之重要害蟲。如果樹方面包括香蕉、木瓜、番石榴、柑橘、酪梨、椰子及檬果,森林方面包括栲皮樹屬Acacia sp.,桉樹屬Eucalyptus sp.及欖仁樹屬Terminalia sp.,糧 食作物則有樹薯。而在台灣,該蟲之寄主植物則廣達65科、156種,其中又以番石榴、聖誕紅、欖仁、桑、鐵莧、木瓜、辣椒、茄子、朱槿、猩猩草、番荔枝、楓樹 、枸杞、洋紫荊、大理花、杜鵑花、茉莉花、美人蕉及櫻桃等受害較嚴重。

螺旋粉蝨之防治

.物理防治

  田間以每分鐘12.5公升之水速,每2天處理番石榴葉背一次,共連續處理4週後,顯示單一噴水處理即對螺旋粉蝨成蟲與若蟲各有86與79%之防治率。 

2.生物防治

  螺旋粉蝨之天敵種類共記錄 49 種,包括捕食性天敵 41 種,寄生性天敵 8 種(表一),但彼等天敵有利用價值者僅三種瓢蟲 (Delphastus catalinae、Nephaspis oculatus 及Nephaspis bicolor) 與三種寄生蜂 (海地恩蚜小蜂 (Encarsia ?haitiensis)、哥德恩蚜小蜂(Encarsia guadelopupae)及釉小蜂(Euderomphale vittata),其中尤以寄生蜂對螺旋粉蝨之抑制力受人重視(表二)。
        
結論

  螺旋粉蝨為蔬菜、果樹、糧食、觀賞植物、行道樹及森林等之雜食性害蟲。在防治上,雖然化 學防治與物理防治等均可達該蟲之有效防治,但由於其寄主廣泛且零星及世界上該蟲生物防治之實效,致使生物防治成為旋粉蝨最適行之防治方法。在台灣地區螺旋粉蝨之生物防治雖曾大量繁殖並釋放其寄生蜂(海地恩蚜小蜂與哥德恩蚜小蜂各釋放 57,032 與 66,929 隻 ),但其抑制螺旋粉蝨之成效卻不顯著,其因或為海地恩蚜小蜂在夏威夷、太平洋群島、澳洲托列斯海峽及西非貝林等地經釋放少量(40~120 隻 )或意外引進即可迅速立足、分散,但在佛羅里達州 與台灣該蜂卻不能立足。又夏威夷、太平洋群島、澳洲托列斯海峽及西非貝林等地雖強調海地 恩蚜小蜂對螺旋粉蝨之抑制效果,但由夏威夷與西非貝林地區螺旋粉蝨密度下降除寄生蜂外應 尚有其它重要之生物與非生物因子。而台灣地區螺旋粉蝨之族群密度主要係呈季節消長,哥德 恩蚜小蜂之效應不大。
 另外經作者1997~1999年之田間調查發現在台灣不利螺旋粉蝨寄生釋放或立足之原因有四:

1.棲所環境不穩定。

  當寄主植物為無經濟重要性者, 如路邊之欖仁、威氏鐵莧、聖誕紅,被危害即遭大幅修剪至砍伐。而當寄主植物為有經濟重要性者,如番石榴,一經危害農民則施以藥劑防治,同時在台灣螺旋粉蝨較偏好之寄主植物,如欖仁在冬末初春時有落葉習性,以致寄 主與寄生蜂發生之同律性不易配合。

2.螺旋粉蝨之發生盛期限於秋季,且蟲齡頗為一致。

  由於螺於粉蝨族群密度於秋季呈現突然激增 現象,寄生蜂若以一般接種式釋放方式釋放,不易見其成效。但寄生蜂若以氾溢式釋放方式 釋放,則又受限於寄生蜂之繁殖成本與寄主雜食之特性,亦不易實行。

3.梅雨與颱風。

  螺旋粉蝨寄生蜂之釋放不僅受螺旋粉蝨密度之影響,尚受 5、6 月間梅雨與 7至9月間颱風之影響。

4.夏季高溫不適海地恩蚜小蜂之存活。

  田間調查顯示海地恩蚜小蜂僅在 1996 年寄生蜂釋放後之一個月與 1997 年 12 月在曾文水庫,嘉義技術學院及農業試驗所等地內回收蜂蛹,其後即未見其蹤跡,探究其因,或與溫度有關。如 15 度時海地恩蚜小蜂與哥德恩蚜小蜂之生殖力僅各 3 與 2 粒卵,20~25 度時兩蜂之生殖力各為 158~165與108~157粒,30度時兩蜂之生殖力各為16 與 118 粒卵 (錢景秦、張淑貞,未發表資料),而台灣中、南部冬季氣溫除非寒流來襲會偶降至 15 度以下,但夏季白天氣溫卻經常高出 30 度以上,因而推論夏季高溫或為該蜂不能立足台灣之主因。但此論點與海地恩蚜小蜂在其他地區之表現是否一致尚待探討。

表一、螺旋粉蝨之天敵           

 

天敵種類

地點

捕食性

 

 

鞘翅目(30種)
小黑瓢蟲

Axinoscymnus nigripennis

台灣

Axinoscymnus puttarudariahi

斯里蘭卡

Axinoscymnus sp.

印尼

六條瓢蟲

Cheilomenes sexmaculatas

台灣、印尼

Coelophora inaequalis

印尼

十眼瓢蟲

Coelophora pupillata

夏威夷

蒙氏瓢蟲

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夏威夷、台灣

Curinus coeruleus

夏威夷、菲律賓

Cybocephalus sp.

印尼

台灣方頭出尾蟲

Cybocephalus taiwanensis

台灣

Delphastus catalinae

千里達、夏威夷、美屬薩摩亞群島

纖麗瓢蟲

Harmonia sedecimnotata

印尼

異色瓢蟲

Leis axyridis

台灣

錨紋瓢蟲

Lemnia biplagiata

台灣

赤星瓢蟲

Lemnia swinhoei

台灣

Megalocaria fijiensis

斐濟

Nephaspis bicolor

千里達、夏威夷、美屬薩摩亞群島、斐濟

Nephaspis oculatus

宏都拉斯、千里達、西印度群島、美國佛州

 

夏威夷、美屬薩摩亞群島、斐濟、關島

Nephus roepkei

關島

Olla unigrum var.plagiata

夏威夷

Olla v-nigrum

夏威夷

五星小黃瓢蟲

Platynaspidius maculosus

台灣

龜紋瓢蟲

Propylea japonica

台灣

澳洲瓢蟲

Rodolia cardinalis

台灣

小紅瓢蟲

Rodolia pumila

台灣

黃偽瓢蟲

Saula japonia

台灣

褐尾小黑瓢蟲

Scymnus sp.

台灣

Serangium sp.

斐濟

Serangium maculigerum

夏威夷

粉蝨小黑瓢蟲

Serangium sp.

台灣

雙翅目(3種)

 

 

粉蝨繩

Acletoxenus sp.

台灣

Allograpta obliqua

夏威夷

短刺食蚜虻

Paragus serratus

印尼、台灣

膜翅目(1種)
  螞蟻

Iridomyrmex anceps

印尼

脈翅目(4種)

安平草蛉

Chrysopa boninensis

台灣

Chrysopa sp.

印尼、斐濟

葉通草蛉

Chrysoperla comanche

夏威夷

Sympherobius barberi

夏威夷

半翅目(1種)
花椿象

Orius sp.

台灣

蜘蛛(1種)
長腳蜘蛛

Tetraantha sp.

台灣

蟾蜍(1種)
中華蟾蜍

Bufo gargarizans

台灣

膜翅目(6種)

海地恩蚜小蜂

Encarsia?haitiensis

千里達、夏威夷、美屬薩摩亞群島、斐濟、關島帛琉、貝林、 Ibadan 、奈及利亞、多哥、迦納、托列斯海峽

哥德恩蚜小蜂

Encarsia?hispida

加那利群島

Encarsia guadelopupae

千里達、夏威夷、關島、台灣

Encarsia nigricephala

美國佛州

Encarsia trancvena

斯里蘭卡

Euderomphale vittata

波多黎各、牙買加、美國佛州、開曼群島

寄生菌(2種)

Acremonium sp.
Aschersonia aleyrodis

台灣

表二、世界上螺旋粉蝨之生物防治           

國家

天敵種類

釋放年份

天敵來源地

生物防治成效

 

寄生性

捕食性

1980

 

 

夏威夷

 

D. catalinae

1979

千里達

立足分散

 

N. oculatus

1979

千里達

寄主高密度,有效防治

 

N. oculatus

1979

宏都拉斯

寄主高密度,有效防治

 

N. bicolor

1979

千里達

立足分散

E. ?haitiensis

 

1979

千里達

寄主低密度,有效防治

E. guadelopupae

 

1980

千里達

寄主低密度,有效防治

佛羅里達州

 

N. oculatus

1982

夏威夷

立足

E. ?haitiensis

 

?

意外引進

有效防治

E. guadelopupae

 

1982

夏威夷

未立足

關島

 

N. oculatus

1981

夏威夷

立足

E. vittata

 

1981

夏威夷

部份成功

E. guadelopupae

 

?

意外引進

有效防治

美屬薩摩群島

 

D. catalinae

1984

夏威夷

有效防治

 

N. oculatus

1984

夏威夷

有效防治

 

N. bicolor

1984

夏威夷

有效防治

E. ?haitiensis

 

1984

夏威夷

有效防治

科克群島

 

N. bicolor

1985

夏威夷

未立足

E. ?haitiensis

 

1985

夏威夷

未立足

E. ?haitiensis

 

1988

斐濟

?

帛琉

E. ?haitiensis

 

1986

關島

有效防治

澎鼻群島

 

 

1987

關島

立足

斐濟

 

N. oculatus

1987

關島

立足、分散

 

N. oculatus

1987

夏威夷

立足、分散

 

N. bicolor

1987

夏威夷

立足、分散

E. ?haitiensis

 

1987

關島

立足

E. ?haitiensis

 

1987

夏威夷

立足

澳洲

E. ?haitiensis

 

1993~1994

斐濟

有效防治

西非貝林

E. ?haitiensis

 

1993

意外引進

有效防治

E. guadelopupae

 

1993

意外引進

有效防治

台灣

 

N. oculatus

1990

夏威夷

未立足

E. ?haitiensis

 

1995

夏威夷

未立足

E. guadelopupae

 

1995

夏威夷

立足

 

資料來源:

錢景秦,「螺旋粉蝨之發生與防治」,永續農業-作物蟲害非農藥防治專輯,1999.12.NO.11

2003/11/18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