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觀測站/連續性採收作物–豆菜類的農藥問題2011/05/18
A+
A-
99年底,媒體大幅報導行政院衛生署抽檢市售農產品,發現四季豆、豌豆、菜豆等豆菜類農產品的農藥殘留不合格率高達63%。其中被檢出殘留農藥種類包括四氯異苯腈、亞滅培、加保信、達滅芬等。為使消費者能更充分了解豆菜類農藥殘留問題,本文就本會農檢中心99年度檢驗豆菜類的結果,探討其不合格之主要原因。
˙豆菜類的農作物特性
四季豆、豌豆、菜豆、甜豌豆、毛豆、豇豆等豆菜類農產品為「連續性採收作物」。所謂連續性採收作物為在同一植株上,已成熟部位和開花授粉階段並存,簡單的說就是可採收的部分和尚不能採收的部分同時存在。因此為確保不會有病蟲害發生,並可持續的採收,所以會連續噴灑農藥。農民一但不注意,很有可能發生今日噴藥、明日採收的情形,造成連續性採收農作物的農藥殘留問題較嚴重。
˙農檢中心豆菜類農藥殘留統計結果
農檢中心於99年度共檢驗94件豆菜類檢體,其中11件為有機蔬菜,73件為市售部份,另10件來自驗證單位輔導之農民。有機蔬菜品牌與輔導之豆菜類均無農藥殘留;市售73件中,則有57件檢體不合格,如表1。由此結果顯示,有機品牌與驗證輔導之豆菜類農產品之食用安全性高;相對市售部分因來源不確定,有較高的農藥殘留風險。
表1. 農檢中心99年豆菜類農藥殘留檢驗結果
檢體來源 |
件數 |
合格件數 |
不合格件數 |
市售產品 |
73 |
16 |
57 |
驗證產品 |
10 |
10 |
0 |
有機產品 |
11 |
11 |
0 |
˙農藥殘留不合格原因探討
農藥殘留不合格定義有兩類,其中之一為檢出之農藥濃度超過行政院衛生署訂定之安全容許量;另一種為檢出之農藥為不得檢出農藥,所謂不得檢出農藥為合法登記並領有許可證,僅核准使用於本作物之外的其他限定農作物。就本中心57件農藥殘留不合格的豆菜類檢體中,其中因農藥超過安全容許量共5件,檢出超量農藥種類包括貝芬替、達馬松、益滅松及加保利等4種;因不得檢出而不合格的件數共52件,檢出農藥種類包括陶斯松、嘉保信、亞滅培等共24種,詳細結果見表2。這24種不得檢出農藥,是不能使用在豆菜類的作物上。
由以上結果可知豆菜類農藥殘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施用不得檢出農藥而造成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原因。
表2. 不合格豆菜類檢出之農藥種類
|
件 數 |
農 藥 種 類 |
超過容許量 |
5 |
貝芬替、達馬松、益滅松、加保利 |
不得檢出 |
52 |
滅賜克、陶斯松、氟芬隆、加保扶、芬普蟎、 |
|
|
嘉保信、得克利、賽滅寧、克收欣、達滅芬、 |
|
|
賓克隆、芬普尼、四氯異苯腈、丁基加保扶、 |
|
|
三氟敏、亞滅培、愛殺松、福多寧、滅必蝨、 |
|
|
亞滅寧、撲克拉、護矽得、百利普芬、克凡派 |
可以吃得更安心
農藥殘留檢驗之樣品均未經清洗、去皮、去殼等食前處理,若經處理後,在烹煮前可降低絕大部分之農藥殘留。因此建議在食用豆菜類農產品前增加清洗次數,及選購輔導驗證品牌之產品,會讓我們可以吃得更安心。
※本文轉載自財團法人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所發行之「瑠公農業產銷會訊」第63期,刊物全文連結http://www.liukung.org.tw/pa_lis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