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與間作模式對茭白筍田生物組成之影響

A+

A-

摘 要

        本試驗於宜蘭縣三星鄉的茭白筍田,以有機農法及間作蕹菜兩處理因子,探討對田間生物組成之影響,並進一步記

錄田間天敵與害蟲之間的消長及作物收獲量與收益。有機與慣行農法比較試驗顯示,慣行田節肢動物總數為 1,863 隻,

高於有機田 819 隻約 2.2 倍,然慣行田捕獲 1,479 隻稻害蟲,而有機田僅捕獲  440隻稻害蟲,慣行田稻害蟲的比例較高

,且天敵數量較低;另有機與慣行農法在節肢動物物種數無顯著差異。在間作蕹菜與否對有機茭白筍田之影響,結果顯

示有機間作田節肢動物之種類為 71 種,是有機無間作田  51 種的 1.4 倍,而捕獲總數上前者為 1,588 隻,達後者1,208隻

之1.3倍,而間作田之天敵數量較無間作田高,且收穫量及收益皆以有機間作田較佳。試驗結果顯示,有機栽培與間作蕹

菜提高田間節肢動物種類及數量並對茭白筍田之收益具正面效益。

關鍵字:生物組成、茭白筍、生態功能群、節肢動物、水田


1.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報告第 277 號。
2.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蘭陽分場研究助理。
3.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
4.農糧署作物生產組副組長。
5.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
6.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

前 言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L.)為禾本科(Poaceae)菰屬(Zizania)之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於東亞與東南亞地

區,其莖部遭菰黑穗菌(Ustilago esculenta)寄生時,會刺激其薄壁組織生長,使幼嫩莖部膨大成為茭白筍,為我國常

見蔬菜,頗具經濟價值(林 2006)。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屬(Ipomoea

)之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蔓莖中空,故又稱為空心菜,原產於東南亞,生長勢強且適應性廣,可於陸地及淺水域栽培

,為我國重要常見蔬菜(劉及林 2006)。

過去農業追求產量最大化,但隨科學研究發展與環保意識抬頭,農地被發現有諸多附加價值,因此農業正從產量優先轉

型為多樣化功能價值模式,包含了生境價值之生產、調節、支持及文化等項目,而其中保護農地生物多樣性為維護生境

價值的方法之一,保護棲地、減少農藥使用、友善生物、去水泥化及綠美化等行動,除增加田間天敵數量,進而防治害

蟲,降低農民施藥成本並帶來更安全的食物外,亦會帶來許多附加效益,如減緩都市熱島效應、防汛、維持地下水高度

以減緩土壤鹽化等(Daily, 1997;Enoki et al., 2014; Maeder et al., 2002; Nejadkoorki, 2012; 陳 2013)對當地居民而言

,維護生物多樣性除可找回過去蟲鳴鳥叫的豐富生態外,亦可藉由開辦生態旅遊等活動增加額外收入,因此維護生物多

樣性是台灣農業轉型的重要項目之一。另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民眾願意付更高的金額追求高品質且安全的食材,在此

大環境下,推行生態農法、有機農業為時勢所趨。

宜蘭地處台灣東部,耕作模式大多採小農經營,與中南部地區相比,除耕作面積較小外,近山地區耕地也較為破碎。在

此地理條件下,市場售價高之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法可提高農民的競爭力與獲利,具有推廣的價值。宜蘭縣三星鄉行健

村灌溉水路獨立且灌排分離,適合推展有機栽培,而豐沛的水量適合茭白筍種植。宜蘭種植之茭白筍為赤殼種,產期為

9 至 11月,是重要之夏秋季作物,其高大的植株形成優良的隱蔽處,可吸引眾多物種棲息,但台灣農田大多種植單一作

物,茭白筍也是如此,而狹小的棲地、單一化的棲所不易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本研究目的為比較有機與慣行農法對茭

白筍田間之節肢動物及蛙類等生物之影響,並於有機茭白筍行間種植蕹菜,進行間作模式,以無間作有機茭白筍田作為

對照組,分析田間節肢動物相及作物產量與產值之差異,期望在增加農民收益的同時吸引更多生物,以達保護、提升生

物多樣性之目的,達到生活、生產與生態三贏之目標。

材料與方法

一、 有機與慣行農法對茭白筍田生物相之影響

(一)栽培作物:赤殼種茭白筍。

(二)樣區選擇及試驗處理:本試驗田區設於宜蘭縣三星鄉,有機田區位於行健村,位置為 24°40’17.6″N121°40’49.5″

E,面積為 0.15 ha,左右兩旁為芋田及稻田,上下緊鄰溝渠及道路;慣行田區位於天福村,位置為 24°39’44.7″N 121°

36’57.5″E,面積為 0.16 ha,,左右兩旁為銀柳田及稻田,上下緊鄰火龍果田及溝渠,試驗比較慣行農法及有機農法茭

白筍田之生物相。

(三)樣區作物栽培管理:

1. 有機田區之茭白筍於 2016 年 3 月中旬定植,行株距為 150ⅹ100 cm。定植前施用有機質肥料有夠肥 7 號(N:P2O5

:K2O= 5:3:2,福壽牌,產地台灣)1,400 kg/ha,種植期間未施用追肥。田區四周為土堤田埂,試驗期間僅於 8 月 3 日

進行田埂割草。

2. 慣行田區之茭白筍於 2016 年 3 月中旬定植,行株距為 100ⅹ75 cm。試驗於 5 月中旬及 8 月上旬施用農藥培丹(作

用機制代號:IRAC-14 沙蠶毒素類似物)防治二化螟,使用量分別為 50、60 kg/ha,同時並以台肥 5 號(N:P2O5:K2

O= 16:8:12,農友牌,產地台灣)進行施肥,使用量分別為 270、600 kg/ha。田區四周為土堤田埂,試驗期間定期割

草,未使用除草劑等農藥,惟西側田埂因與銀柳田相鄰,部分恐受除草劑巴拉刈之影響。

(四)調查項目及調查方法:

1. 田間節肢動物相:於 6 月 23 日至 9 月 6 日間,以約兩週一次的頻率進行採集,共進行 6 次,採集時間從上午 9 時

30 分至 12 時。以直徑 38 cm、網目 100 之捕蟲網,沿著田埂以 8 字形掃網法進行採集,於 10 株茭白筍掃 10 網作一

袋樣本為一重複,每一田區共三重複。所收集的樣本以夾鏈袋保存,放入冰箱待樣本死亡後倒入 99%酒精進行保存,

並於隔日寄至花蓮後山采風工作室進行分類鑑定。

2. 兩棲類調查:於 6 月 23 日至 9 月 6 日間,日落後 1 h,使用頭燈於田埂進行穿越線調查,每 10m 為一重複,有機

田與慣行田各三重複,以時速約 100 m 之速度步行並翻找田埂植被,紀錄肉眼所見蛙類之種類及數量,並以鳴叫計數

法同時記錄,試驗期間共進行 6 次調查。

3. 蜻蛉目調查:於正式調查前,針對樣田周邊地區捕捉並建立蜻蛉目種類資料。試驗於 6 月 15日至 9 月 6 日間,共進

行 6 次調查,於上午 10 時,沿樣田之田埂繞行 10 min,記錄所觀測到之蜻蛉目種類。

4. 田埂草相調查:於 7 月中旬,調查並記錄有機、慣行田之田埂雙子葉植物種類。


 

資料來源:彭冠華、林文華、徐煇妃、陳季呈、游之穎,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2018 年 10 月,第 37 輯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