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友請注意!荔枝椿象開始活動
A+
A-
近日溫度逐漸回暖,荔枝椿象即將開始交尾產卵,本場呼籲農友及民眾,須特別
注意荔枝椿象之危害。
荔枝椿象一年一世代,成蟲體呈黃褐色,若蟲體型為長方形,初孵化時呈紫紅色
,成蟲和若蟲主要吸食龍眼、荔枝的嫩芽、嫩梢、花穗及幼果汁液,導致落花、
落果及果皮黑化,同為無患子科的台灣欒樹亦為荔枝椿象的寄主。民眾若刻意驚
擾此蟲,其分泌的臭液接觸到皮膚將引發灼熱及刺痛感,甚至留下疤痕。
防治方法
- 冬季結束開始回溫時,施用下列任一推薦藥劑:丁基加保扶、亞滅培、賽洛寧。荔枝龍眼開花期則停止用藥,以免造成蜜蜂中毒。
- 3~5月間為荔枝椿象交配產卵盛期,若於葉片上發現有荔枝椿象卵粒,儘速摘除銷毀,其卵粒通常為 14 粒整齊排列。或者搭配施放天敵-平腹小蜂,平腹小蜂可產卵於荔枝椿象卵內,造成椿象卵死亡無法孵化。
荔枝椿象已進入產卵期,其卵粒呈 14 粒整齊 排列
- 開花結束後於小果期可再度使用上述核准藥劑,此時荔枝椿象大多為若蟲期,不會飛行,用藥效果較佳。
- 手持長柄捕蟲網內放塑膠袋加醋酸,震落蟲體於袋內予以捕殺。
從事農業生產以外的環境若發現荔枝椿象,在藥劑方面依規定必須施用有別於上
述的特殊環境衛生用藥。由於目前在宜蘭花蓮地區除了少面積的龍眼農業生產之
外,其餘則為民宅自行種植,民眾若發現荔枝椿象,可聯繫當地病媒防治業者進
行環衛用藥處理。
若有相關問題可電洽本場林立助理研究員,分機3603。
資料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情月刊,2019年03月,第2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