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再利用,永續養菇不是夢!

A+

A-

以循環利用資材種出的肥美蠔菇(圖片取自上下游、鄭任凱)

出身於彰化農家的鄭任凱,十多年前因工作而全身大面積灼傷,而後到陽光基金會、台灣原味工作。2012年在台灣原味工作時,鄭任凱頻繁到訪新北烏來的原民部落,成為日後創業的契機。

當時鄭任凱和台灣原味的吳美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一同上山輔導原民轉為有機耕作方式。而山上很多原住民種椴木香菇,在建立示範農場的過程中,他發現種菇過程會產生相當多的廢棄物。

「種菇需要很多木屑,但這些木屑來源不明,種完後的菇渣處理又很頭痛。」鄭任凱本打算先在烏來示範農場學習後、回彰化老家種田,此時認識了同樣想種田的李宜真,她提出剛特.鮑利(Gunter Pauli)的「藍色經濟」模式:菇類在大自然中的角色為分解者,將動植物殘體分解後給其他生物使用,可依此特性來創造收入。

於是鄭任凱、李宜真與第三位夥伴周盟傑,一同前往賽爾維亞學習如何以環境永續的方式養菇,而後在2015年共同創辦「米大菇食」,共同理念就是使用可溯源、可再利用的資材來養菇。

鄭任凱以彰化溪州尚水友善農產的有機稻稈、南投竹山原物料工廠的未加工桂竹屑、金車公司的咖啡渣(有雨林聯盟認證RAC及好咖啡認證UTZ),依特定比例製作養菇的「大樹包」,再接上培養好的菌種,讓菌種分解大樹包裡的介質來生長。

鄭任凱表示,養蠔菇會產生很多菇渣,當初在思考如何再利用時,意外發現可種植洋菇。相較於其他菇類,蠔菇菌種生長速度快,且菌相較強勢,「蠔菇等於是把大樹包『整理』成適合其他菇類生長的環境。」蠔菇採收完後,便可用於種植洋菇,再加料還可種植木耳和香菇。

且種完洋菇、木耳及香菇的二次菇渣,還可以再利用!鄭任凱今年開始實驗用二次菇渣種植其他作物,菇場門口放著一包包「菇渣盆栽」,其中薑已抽出幾片新葉、草莓也長出巴掌大小的葉子。採訪時就有附近居民前來購買盆栽,鄭任凱笑了笑:「原本我還要處理,現在可以種其他東西,經濟價值更高。」

回首米大菇食走過的路,鄭任凱表示,「以前覺得我的成本都比別人高,現在一一突破才恍然大悟:『農場裡任何東西都可以再用』,這就不再是成本了。」這一路奮鬥的經驗,鄭任凱也並不私藏,「等生產和銷售都更成熟,米大的成果都應該要分享給其他人,證明友善土地是可行的。」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