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三時期 分段補充營養

A+

A-

一般作物依其生長時間,通常施肥分為3個時期,即基肥、追肥、禮肥,農業試驗所、農業改良場專家們提醒,施肥的目的在補充土壤中植物所需的養份,過之或不及對作物都有害。

農試所農場管理組長張庚鵬指出,基肥就是基本肥料,也就是在作物播種或移植前,施予土壤中的肥料,提供植物初期生長使用;追肥是補充作物生長過程中需要的肥料,因為基肥可能因雨量多而流失,無法完全持續提供作物養份,所以必須在生長中期,例如開花、果實發育期補充肥料。禮肥是作物收成後植物養份用盡,給予營養補給的肥料,可幫助回復樹體營養並儲備養份使新梢生長強健;張庚鵬表示,禮肥源自日本,因為當地地形、氣候關係,果樹收成後果農施予營養成份高的禮肥,冬季被雪覆蓋,隔年春天長新梢,即有足夠的養份。

張庚鵬說,禮肥的成份主要是豆粕類的有機肥為主,所以其氮含量較高,並不是各種植物、任何季節都可施予禮肥,常年生作物、夏季多雨都不適合施禮肥。

秋收禮肥
雲林果樹坐月子

謝天、謝地及謝神外,雲林地區農民近年來也流行謝作物,即在果樹收成後,施予營養價值高的有機肥料,慰勞並感謝它們的辛勞,稱為「禮肥」或「感謝肥」,農民說,施肥後來年不但更豐收、作物死亡率也降低。

農曆白露後文旦收成均已完成,竹筍入秋後也漸漸減少,但果農並沒有休息,反而忙著施肥,古坑鄉果農黃清海指出,做生意的人每月農曆初二、十六,都會準備供品祭拜,感謝、並請神明保佑生意興隆,同樣道理,果樹辛苦孕育果實,讓農民豐收賣錢,進而養家活口,也需要感謝,所以在收成結束後施予有機肥表示「感謝」或「感恩」。

栽種柳丁、文旦多年的果農廖坤山表示,就像女人生產後坐月子,吃一些高營養的食物補身、調理身體,給作物施有機肥不僅慰勞、感謝果樹的辛苦,也是替果樹補充流失的養份,貯存未來需要的養份,因此「禮肥」所使用的都是營養成份較高的有機肥料。廖坤山說,果農使用的「禮肥」大多不一樣,多年來他都是自製兩種「禮肥」,一種以新鮮黃豆研磨的豆漿加特殊酵素發酵的豆漿,另一種是以牛奶、雞蛋等十種材料發酵的「十全大補湯」。

黃清海、廖坤山均表示,自從施予「感謝肥」後果樹的死亡率降低,尤其是竹筍更明顯,且來年一樣豐收、品質也變得更好;同樣施「感謝肥」的文旦農林崇男也說,「吃果子拜樹頭」,有感謝,來年的水果品質絕對有保證。

農試所農場組組長張庚鵬表示,「禮肥」源自日本,從日語「阿里嘎多」(謝謝)直接翻譯而來,在日本只針對果樹,台灣農民使用廣泛,果樹、水稻、蔬菜都有用,「禮肥」確實有其效果,因母親健康是果實品質的保證,不過因台灣與日本的氣候不同,並不是所有果樹或蔬菜都適用,例如荔枝就絕對不能使用「禮肥」,果農還是要小心使用。


資料來源:黃淑莉,自由時報,「施肥3時期
分段補充營養
」,96年10月1日。


                   
黃淑莉,自由時報,「秋收禮肥
雲林果樹坐月子
」,96年10月1日。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