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0.有機農業之推廣對國內保育生態、生活環保有何益處?

A+

A-

有機農業 Q&A

問題十:有機農業之推廣對國內保育生態、生活環保有何益處?
  1. 降低對環境污染:有機栽培法不允許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而以栽培抗病蟲品種、微生物製劑或利用天敵,取代農藥以及利用物理方法如套袋、誘殺板(如黃色黏板、捕蟲燈等方式來防治病蟲害,以此種栽培方式,當可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避免河川、湖泊、水庫農藥累積或優養化現象,確保水源品質,並可帶動實行一般栽培農法的農友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及化學肥料。
  2. 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台灣地區一年產生之農作物殘渣、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達二至三千萬公噸,未妥當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如將這些農業廢棄物經充分醱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不僅有效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質,提供氮、磷、鉀肥,並提高作物之產量與品質。
  3. 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單一作物如連續栽培,其吸收相同養分,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這就形成一般栽培法施用化學肥料增加的原因。而有機栽培法,如採取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恢復地力,並減少病蟲害發生之機率。
  4. 改進空氣品質:大量化學肥料尤其是氮肥的使用會產生N2O,會破壞大氣中平流層的臭氧層,臭氧層被破壞,紫外線到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的生物,減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協助減少N2O形成量。
  5. 防止土壤沖蝕: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覆蓋比較完全,避免雨水直接沖刷,另外有機栽培法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6. 生產衛生安全之農產品:有機栽培法利用作物栽培制度及土壤管理生態,不允許化學合成肥料、農藥之使用,因此農產品不會產生農藥殘留疑慮,使消費者安心食用。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2021/6/3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SHARE
按下 Enter 搜尋